目前,全球FPGA市場被美國Xilinx(賽靈思)、Altera(阿爾特拉)、Lattice(萊迪思)、Microsemi(美高森美)四大巨頭高度壟斷,且在專利上面對后進者產生嚴格封鎖。
國產FPGA起步較國外廠商晚30年,技術和專利基礎薄弱。中興事件爆發和中美貿易戰升級,能否為本土FPGA國產化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首先介紹下什么是FPGA?FPGA即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它是在PAL、GAL、CPLD等可編程器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產物。它是作為專用集成電路(ASIC)領域中的一種半定制電路而出現的,既解決了定制電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編程器件門電路數有限的缺點。
基本特點
1)采用FPGA設計ASIC電路(專用集成電路),用戶不需要投片生產,就能得到合用的芯片。
2)FPGA可做其它全定制或半定制ASIC電路的中試樣片。
3)FPGA內部有豐富的觸發器和I/O引腳。
4)FPGA是ASIC電路中設計周期最短、開發費用最低、風險最小的器件之一。
5) FPGA采用高速CMOS工藝,功耗低,可以與CMOS、TTL電平兼容。
可以說,FPGA芯片是小批量系統提高系統集成度、可靠性的最佳選擇之一。
下面重點介紹下國產FPGA的發展現狀,根據權威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FPGA市場總規模達到50億美金,其中,中國的市場份額有15億美金,中國市場占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一。分析機構預計2015年至2020年全球FPGA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9%,到2020年全球FPGA 市場規模將達84億美金。
具體細分領域來看,在FPGA被用于深度學習之前,FPGA主要有3大應用方向:
(1)通信設備的高速接口電路設計,FPGA可以用來做高速信號處理,一般如果AD采樣率高,數據速率高,這時就需要FPGA對數據進行處理,比如對數據進行抽取濾波,降低數據速率,使信號容易處理,傳輸,存儲;
(2)數字信號處理方向/數學計算方向,包括圖像處理,雷達信號處理,醫學信號處理等,優勢是實時性好,用面積換速度,比CPU快的多;
(3)SOPC,即利用FPGA這個平臺搭建的一個嵌入式系統的底層硬件環境,然后設計者在上面進行嵌入式軟件開發。
國產FPGA發展迎來“天時”
FPGA因技術門檻極高,全球市場份額主要被美國四大巨頭高度壟斷。據不完全統計,在全球約50億美元的FPGA市場規模中,Xilinx和Altera占據90%,Lattice和Microsemi占據10%以內,而國產FPGA市占率不到1%。對于晚30年起步的本土FPGA廠商來說,對美國FPGA的依賴程度非常高,特別是在中高端通訊、工控、國防、大數據等領域,幾乎100%都要依靠美國供應商。
可見,無論是從產業發展的角度考慮,還是從國防安全的角度考慮,中國發展自主FPGA都已迫在眉睫。而中興事件和中美貿易戰爆發,給本土FPGA自主研發與國產化替代帶來了“天時”。
今年3月,美國政府一紙禁令讓中興瞬間陷入癱瘓,FPGA、基帶芯片、服務器芯片、光模塊等關鍵組件,成為扼住中興喉嚨的必殺武器。雖然該禁令目前已解除,但中興仍處于“嚴密觀察”期。在中美貿易戰仍不斷升級的當下,仍難保美方不會故技重施。
FPGA是通信市場非常關鍵的部件,且需求量大,一旦禁售,中國通信類企業將全部遭殃。不過,他也指出,美國巨頭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非常高,如華為、中興分別是Xilinx TOP 5和TOP 10的客戶,禁售必定是雙輸的局面。
盡管是“雙輸”局面,但國內廠商顯然更為被動,國內FPGA廠商高端技術缺乏,難在短時間內補上“通訊”這塊缺口。
因FPGA產品類別繁多,要分很多個系列,每個系列又有好幾十種不同的封裝形式,中興、華為等企業會根據FPGA的性能、容量、密度、封裝型號的不同來做產品適配,國內廠商還難以做到產品的全規格覆蓋,在實現替代方面仍困難重重。
如何應對?當務之急,一是要在硬件端加大對中高端產品的投入,讓國內客戶想用并敢用國產FPGA;二是國家要加大政策扶持和人才培養力度,多給國產廠商歷練的時間,上下聯動逐步實現突破。
生態系統不完善,乃當前最大難題
生態系統問題,是當前國內FPGA發展最大的難題。有方案開發商:“不是我們不用國產FPGA來做開發,而是國外FPGA在IP核、EDA工具、軟件開發、技術支持上更加系統全面,能為我們節省開發時間和成本,這是不可規避的現實。”
國產FPGA國產化替代難度有二,一是EDA工具太弱,貢獻率低,算法上沒有突破,應用端難以去做開發;二是缺乏IP核,國外廠商在任何應用場景下都有可用的IP核。
當前,國產FPGA應用開發人員仍較少,生態的建立需要產業一起努力。相關人士表示,希望有關部門聯動,針對電力、通訊等中高門檻的領域,多給本土廠商合作的機會,共同縮短生態建立的時間。同時,本土廠商要在細分市場找準自己的突破口,再逐漸向中高端延伸。
從細分市場入手,逐個擊破
國內FPGA廠商的發展機會,在于市場需求足夠大。一份來源于Global Market Insights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22年亞太區域FPGA市場將突破40億美元,中國市場容量約在100億元左右,這么大的市場,國產FPGA能從中獲益多少?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FPGA有100億元左右的市場,約15億美金,本土FPGA占比1%不到,但在一些細分市場,中國FPGA仍有機會,諸如AI智能終端、視頻顯示、工控和低端通訊設備領域,國產廠商已有很大突破,不少廠商進入了disigh in模式,少數廠商還在LED顯示控制、汽車ADAS、智能安防監控等領域大有斬獲。
除此,新興市場也顯露出不錯的發展契機,“我們希望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邊緣計算等新興市場找到突破點,在這方面國產FPGA和國外FPGA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國產FPGA還是有機會的。”半導體市場分析說。
綜合受訪者觀點,以差異化設計主打細分市場,是國產FPGA發展的必經之路,且國內市場“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本地化優勢愈發明顯。
不過據記者了解,在消費類市場,FPGA的生命周期比較短(2年左右),由此帶來的資金流壓力、工藝管理的壓力不可小覷,因此國產FPGA廠商選擇細分市場切入的同時要謹防這些風險的發生。
總之,中興事件和中美貿易戰升級堪稱“天時”,對國產芯片自主研發和國產化替代是一大促進。目前,在應用規模上,國內幾家民用FPGA廠商也已實現了每年百萬級的出貨量。相信在此良好勢頭的帶動下,在政策扶持與應用端的聯動支持下,FPGA國產化替代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
FPGA
+關注
關注
1630文章
21798瀏覽量
606062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92瀏覽量
427330 -
生態系統
+關注
關注
0文章
704瀏覽量
20784
原文標題:中美貿易酣戰正急,國產FPGA遇“天時”尚需“人和”?
文章出處:【微信號:elecfans,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安森美PRISM生態系統助力相機開發
![安森美PRISM<b class='flag-5'>生態系統</b>助力相機開發](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7/4C/wKgZO2ekH9eAYTQaAAA-76MGi4M834.png)
英監管機構或優先調查蘋果谷歌移動生態系統
英國CMA將對蘋果谷歌移動生態系統展開調查
笙泉完善的MCU生態系統(ECO System),賦能高效開發、提升競爭優勢
對三星而言開放生態系統是什么
小米15系列發布會:Xiaomi HyperConnect邁向全球最大智能生態系統
國產8位MCU為什么能被國內的電子工程師大量應用?
國產FPGA的發展前景是什么?
商湯科技發布粵語大模型,推動香港人工智能生態系統發展
淺談AMD Ryzen AI PC生態系統
萊迪思舉辦2024萊迪思技術峰會展示其強大的FPGA合作生態系統
萊迪思舉辦2024未“萊”啟迪新思客戶技術交流大會展示其強大的FPGA合作生態系統
![萊迪思舉辦2024未“萊”啟迪新思客戶技術交流大會展示其強大的<b class='flag-5'>FPGA</b>合作<b class='flag-5'>生態系統</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5/17/wKgaomXxXhmAeefyAE3SQcn9rVQ594.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