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報道指,小米通信、小米軟件、小米影業等多個子公司近日出現工商變更,法定代表人由聯合創始人、品牌戰略官黎萬強變更為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川,再加上小米IPO之時洪鋒、黎萬強、劉德等小米高管出售部分股份,這或許意味著黎萬強很可能離開小米,此前另外兩個創始人周光平、黃江吉(KK)辭去公司職務。
黎萬強的成績
小米成立的時候首先是發展米聊、MIUI等應用,不過這兩項業務在剛開始的時候并不順利,米聊更是因為受到微信的發展而遭遇重大挫折,于是小米萌發了發展手機業務的想法,而黎萬強正是當初負責手機業務的那個人。
黎萬強開始負責手機業務的時候,小米可謂是一窮二白,雷軍提出希望黎萬強用最少的錢迅速打開局面,畢竟作為創業企業缺少資本。于是黎萬強創立了小米社區,并成立客服和公關團隊在各種技術論壇和信息發布平臺發布相關的信息巧妙的宣傳小米手機,由此小米手機迅速在互聯網形成熱點。
在逐漸提升小米手機品牌知名度之后,由于小米缺乏資金,無法如其他手機企業那樣在正是銷售前建立足夠的庫存,黎萬強發明了F碼的營銷策略,強調小米手機的發燒性能以及僅有外資品牌一半的價格等優勢,巧妙的借用了當時蘋果的饑渴營銷模式,從而解決了供需矛盾,而這種饑渴營銷模式最終反過來又進一步提升了小米手機的知名度,這被稱為互聯網營銷模式。
憑借這種營銷模式,小米手機在短短兩年多時間就稱為國內大熱的手機品牌,隨后在2013年下半年其推出了高性價比的中低端手機品牌紅米品牌,依然延續了這種模式,當時售價為999元的紅米note增強版在線下零售商加價至1499元銷售,依然供不應求,最終在2014年三季度登頂稱為國產第一大和全球第三大手機品牌,也就在那時候黎萬強宣布退隱,小米的營銷方式發生改變。
如今的小米與黎萬強時代的不同
2014年雙十一,在黎萬強退隱之后,小米宣布紅米手機全部敞開供應,降價100元銷售,開始逐漸放棄黎萬強的饑渴營銷模式,在初期小米的智能手機出貨量確實因此快速增長,小米也宣稱2015年的手機出貨量要達到8000萬。
然而結果卻是小米在2015年的出貨量只有7000萬左右,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2016年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出貨量更同比下滑36%,小米進入低谷。2016年黎萬強宣布復出,不過并沒有負責手機業務,從那時起小米開始轉而進軍海外市場,為它找到了又一個春天。
2017年小米在海外市場的出貨量同比翻倍,最終其手機整體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五成,不過此時的小米手機與黎萬強時代已有很大不同。小米手機在海外市場的出貨量主要是依靠中低端的紅米品牌,2017年其手機均價僅為881.3元,這與當初黎萬強時代以1999元的標桿價以及紅米品牌獲得溢價銷售已有很大差別。
這種過于依賴中低端手機、以價格作為主要武器的方式讓人擔心它的未來,畢竟在中華酷聯時代國產手機品牌依靠價格戰迅速取得市場份額卻最終被小米、OPPO、vivo所擊敗;在印度市場,印度本土品牌micromax等也曾依靠價格優勢奪取優勢的市場份額,micromax甚至在2014年四季度奪得與三星相近的市場份額,然而如今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前五名已不見印度本土手機品牌的身影。
在小米逐漸遠離黎萬強當初推動小米手機業務取得成功的路線時,再加上小米IPO之時黎萬強選擇出售其持有的小米部分股權、如今黎萬強卸任小米多個子公司法人等諸多跡象,或許黎萬強這次真的要離開小米了。
有意思的是,媒體報道中指如今取代黎萬強擔任這些子公司的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川是小米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的好朋友和鐵桿粉絲,王川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雷軍做什么他都支持,這也代表著小米的未來發展方向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未來的小米又會走向何方呢?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51瀏覽量
181070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87瀏覽量
144950
原文標題:假如黎萬強離開,小米將會發生什么變化?
文章出處:【微信號:baiyingmantan,微信公眾號:柏穎漫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芯盾時代榮獲2024北京專精特新企業百強
芯盾時代入選ISC.AI 2024創新能力百強
小米加速布局AI大模型,搭建GPU萬卡集群
端到端讓智駕強者愈強時代來臨?
![端到端讓智駕強者愈<b class='flag-5'>強</b><b class='flag-5'>時代</b>來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A/FE/wKgaomcZobeAanYMAA6LuQOcbno935.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