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朋友對2016年谷歌舉辦的一場人機大戰記憶猶新,這一場AI系統對戰圍棋高手比賽成為體育界和科技界熱點事件,更直接促使人工智能迅速走上臺前,備受全球關注,與此同時,相關企業也備受追捧。
科大訊飛質疑不斷,扣費凈利同比下滑七成
而國內人工智能公司科大訊飛則成為焦點,作為處在風口浪尖上的明星企業,自然會引來不少爭議,各種質疑聲不斷,其中,去年薛教授的質疑更是掀起軒然大波,表示科大訊飛在經營層面是一家快速增長,但含金量不高的公司。
來自科大訊飛日前發布的2018年半年報顯示,部分數據進行對比:1、營業總收入32億,營業總成本32.4億;2、利潤1.3億,扣費后利潤2000萬,同比下滑74%;3、銷售費用7.33億,同比增長77%,研發費用8.02億,同比增長57%。
依據半年報數據顯示,營收高達32億,同比增長52.68%,可以看出科大訊飛是一家高速增長型企業,但經營利潤顯然并不高,凈利1.3億,有1.1億來自補貼和投資收益,自身只創造兩千萬利潤,從一定層面來說,含金量不高的爭論有一定依據。
警惕人工智能虛火風險
當前火熱的人工智能,毫無疑問成為科技發展方向,同時也吸引了無數資本參與,中國人工智能創業公司更是受到追捧,僅融資額就差不多占了全球一半,在二級市場,也存在輪番炒作,就在去年11月22日,科大訊飛創新高后,市值一度突破千億。
可想而知,人工智能有多火熱,同時,人工智能迎來了史上最好的時代,企業融資額不斷擴大,估值水漲船高,出現許多10億美元以上的估值AI公司,正是涌現出無數AI獨角獸,伴隨而來的是這股虛火則不斷上升。擊鼓傳花早晚有破裂的一天,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從去年開始,多次表示火熱背后隱藏風險須警惕,特別是一些企業被科幻式遠景沖昏頭腦,總之,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在AI領域發揮極致,前沿科技技術,演變泛濫現象,偽人工智能無處不在,這一切,和資本與好高騖遠的企業是第一推動力。
能否撐起千億市值?
今年,動蕩的全球資本市場,騰訊和Facebook兩大社交帝國的市值相繼蒸發千億美元,360、富士康(工業富聯)等眾多科技企業表現糟糕,小米在香港市場也風雨飄搖,面臨很多不確定性,千億市值的科大訊飛也不再,大幅下挫至602億(截至8月17日),隱現天花板,畢竟在通往詩與遠方道路上依然比較艱辛。
市場大幅波動令人惋惜,特別BAT等巨頭玩家紛紛大力發展人工智能后,科大訊飛的未來一直牽動著投資者神經,對于科大訊飛來說,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依然能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18年的營收同比增加五成,多條業務線呈現成倍增長態勢,例如開放平臺所帶來的營收,同比增長149%,智慧城市行業應用營收同比增長200%,智能硬件營收同比增長390%。
早前科大訊飛執行總裁胡郁對《劍指物聯》表示有三個優勢,一是核心技術儲備。二是人工智能是一個賦能的技術,一定要跟應用結合,科大訊飛在各個行業瞄準剛需進行落地。第三,相信人工智能是將來每一個公司都需要的技術,為此,也建造了一個人工智能平臺,這個一個人工智能生態,截至到2018年4月份,已經有62萬多家的開發者和合作伙伴在使用我們的技術,幫助他們的企業在進行人工智能的落地。
另外,科大訊飛在研發上的投入令人欣慰,依舊保留高速增長態勢,上半年用在研發層面的費用高達8.02億,同比增長57%。在“訊飛超腦”上加大投入,使得在感知智能和認知智能等核心技術領域均取得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例如語音合成技術,在國際語音合成大賽中,連續十三年蟬聯全球第一。圖像識別技術在2018年ICPR MTWI比賽中,在中英混合網絡圖片數據的文本檢測、文本行識 別、整圖文字識別三大任務上均取得冠軍。
最后
人工智能時代中國企業正在快速發展,特別是用戶、數據和應用場景等方面的優勢,推動國內人工智能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在城市、交通、醫療、家居、安防等眾多重點行業等實施應用,楊劍勇進一步指出,在人工智能+行業不斷延伸,也推動著物聯網邁入黃金時期,至此,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以數據化、智慧化推進各行各業變革,在經過異常熱鬧的2017后,2018年各企業聚焦在落地到更多場景,今年也將成人工智能應用落地關鍵年份。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82瀏覽量
240298 -
科大訊飛
+關注
關注
19文章
818瀏覽量
61516
原文標題:BAT巨頭紛紛布局人工智能,科大訊飛還有未來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chuanganwang,微信公眾號:傳感物聯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