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官員周四結束為期兩天的貿易談判,與此同時,美國華盛頓時間 23 日 0 時 1 分(中國北京時間 23 日下午 12 時 1 分)起,雙方向對方160億美元商品互征關稅的政策生效,共計受影響產品增加到 1 千多項,受影響的年貿易額約 500 億美元,占中美年貿易額七分之一。
諷刺的是,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經濟學家說,目前美國對中國課征的關稅,幾乎都是針對美國產業需要的半成品和大型設備。這些產品大部分由跨國公司在中國制造,然后再由美國制造商進口到美國境內的半成品,加征關稅無疑是在給這些美國本土制造商添堵。
美國半導體和塑料行業受沖擊
美國最新一輪關稅舉措適用于279個產品類別,包括半導體、塑料、化學品和鐵路設備。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稱這些產品都受惠于中國政府的“中國制造2025”計劃。 遭鎖定的中國前 5 大產品價值約 90 億美元,但過去兩年來,已有數十項產品沒有出口到美國,或僅剩非常少量的出口。另外宇宙飛船、直升機、微波管、核處理器零件、望遠鏡、翻新輪胎,都是要課征關稅,但實際上不會受影響的產品。
中國對原產自美國的產品征稅的清單中包括333種商品,包括煤炭、廢銅、燃油、鋼鐵產品和、大客車和醫療設備。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提出的列表顯示,半導體貨號集中在8486.10~8486.90及 8542.31~8542.90,品項包含設備零組件、MCU、 放大器、內存等。
美國受沖擊的產品從代表性的哈雷摩托車(Harley Davidson)和波本威士忌,到進口價值達 11 億美元的計算機處理器以及同等價值的機械。其次是價值 7 億美元的集成電路、價值 5 億美元的太陽能板、4 億美元的計算機內存。
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主席John Neuffer稱,列表上總共價值63億美元的中國半導體和相關產品將受到關稅的打擊,但其實關稅對美國企業的損害將比對中國企業更甚,因為中國進口的半導體產品大多是美國公司生產的。
“專門向半導體產品征稅并不會給美國政府更多籌碼。中國企業并不向美國出口本國生產的半導體,所以不會受到這一措施的傷害,”Neuffer表示。
會談仍將繼續
周四最新一輪加征25%進口關稅,并未擾亂美國財政部副部長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和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牽頭的會談。這是兩國6月初以來首次為解決貿易爭端和關稅問題進行面對面的會談。
(圖自:中國商務部網站截圖)
分析師表示,對很快達成協議的期望很低,但維持談判是個積極舉動。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接受訪問時表示,任何與中方官員互動,都是希望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美方一意孤行加征關稅,明顯涉嫌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對此,中方堅決反對,并不得不繼續作出必要回擊。中國已經在世貿組織起訴美國301調查項下對華160億美元輸美產品實施的征稅措施。
(圖自:中國商務部網站截圖)
全球經濟將受影響,包括美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昨就中美貿易磋商表示,希望美方能與中方相向而行,本著理性務實態度,與中方認真談出好結果,現時不能透露磋商過程的具體進展。而對美方加征160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稅一事,陸慷表示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已經表明了中方的嚴正立場。為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捍衛中方自身合法權益,中方已經采取了必要的回擊措施。
特朗普政府官員在向中國的施壓力度上存在分歧,但面對中國經濟放緩以及股市震蕩,白宮似乎認為美國正在贏得這場貿易戰,但事實上呢?
分析師估計顯示,進口每受到關稅影響1,000億美元,就會使全球貿易減少約0.5%,與中國全球供應鏈相關的其他國家和企業都會受到連帶損害。
昨日消息爆出后,美國科技行業股票幾乎全線飄綠: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10009瀏覽量
172340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15瀏覽量
222674 -
計算機
+關注
關注
19文章
7540瀏覽量
88644
原文標題:昨日中美160億美元關稅政策生效之后
文章出處:【微信號:ameya360,微信公眾號:皇華電子元器件IC供應商】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