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公司在2014年底特律汽車工程國際研討會上提出了自由活塞發動機線性發電機(Free Piston Engine Linear Generator,FPEG)的設想,并于近期展示了原型機。豐田公司表示,該自由活塞發動機熱效率可高達42%,比目前汽油機平均熱效率高25-30%;其長度僅有60 cm,直徑不超過20 cm,有效輸出功率可達11 kW。自由活塞發動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和熱效率高的特點,具有在增程式電動汽車上應用的潛力,受到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廣泛關注。自由活塞增程式電動汽車的結構示意如下圖所示。因此,本文將以自由活塞發動機為主題進行討論,介紹自由活塞發動機的基本原理、特點及其應用難點問題。
自由活塞發動機基本原理
自由活塞發動機只有直線運動部件,沒有曲軸或其它旋轉部件,結構更加簡單,制造成本低,幾乎可免維護運行。由于活塞沒有曲柄連桿機構的約束,其上、下止點位置是可變的,因此稱為“自由活塞”。其工作過程如下圖所示。自由活塞發動機可以理解為二種程發動機去掉連桿和曲軸,活塞不與任何機構相連,其工作過程與二沖程發動機工作過程基本相同,在活塞上行時,完成壓縮、噴油以及點火或像柴油機一樣壓縮著火;在活塞下行時,則完成了做功以及換氣的工作;自由活塞發動機沒有傳統發動機的飛輪結構,為了讓活塞能夠進行進氣-壓縮沖程,活塞的另一端通需要設計特殊的回復裝置(通常為空氣彈簧)。
自由活塞發動機的結構及其特點
根據燃燒室數量、活塞數量以及相對布置方式來分,自由活塞發動機可分為:單活塞式、雙活塞式和對置活塞式,如下圖所示。單活塞式自由活塞發動機由一個燃燒室和一個活塞構成,其結構簡單、成本低,且可實現對發動機的壓縮比和有效沖程的精確調節和控制,但需要采用一個空氣彈簧的回復裝置;此外,單活塞式在運動過程中受力極度不平衡,軸向振動較大,需要布置額外的平衡裝置或多臺發動機布置來減小振動。雙活塞式自由活塞發動機包括兩個燃燒室和兩個活塞,沒有單獨的回復裝置,但振動比較大,進排氣正時的控制難度較大,細微的負載變化對下一沖程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嚴重時引起熄火,循環波動較大,因此需要更為精確的控制系統。對置活塞式自由活塞發動機包括一個燃燒室和兩個活塞,其受力完全平衡,振動最平穩,機體振動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由于沒有氣缸蓋,能有效的減少傳熱損失;但兩個活塞的同步較為困難,導致壓縮比不穩定,需要額外的控制系統和同步裝置,使其控制難度和發動機結構復雜程度增加。
自由活塞發動機在增程式電動汽車上的應用
自由活塞發動機做往復直線運動,如果分別將氣缸與在其中進行往復運動的活塞變為導體和磁場,那么活塞運動也就變為了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根據電磁感應原理,導體在磁場中切割磁感線便可以產生電流,從而實現自由活塞發電機。與目前采用傳統發動機進行發電相比,自由活塞發動機減少了曲柄連桿組的能量傳遞損失,機械效率更高;此外,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的特點,降低了設計和制造的成本,有利于在汽車有限空間內的布置;同時,由于其壓縮比可以自由變化,可適應于汽油和柴油燃料,提高了燃料的適應性。
雙活塞四沖程自由活塞發電機工作過程
雙活塞四沖程自由活塞發電機的工作過程,其基本的工作原理與傳統四沖程發動機原理相似,此處不再贅述。
自由活塞發動機應用難點
傳統發動機的活塞位置可以通過曲柄連桿機構進行設計和控制,但自由活塞發動機沒有連桿和曲軸,雖可通過數據采集確定活塞的位置,但無法準確對其進行控制,例如上、下止點的位置。目前,自由活塞發動機完全依靠電控定位活塞,對電控系統的控制精確要求比傳統發動機更高。要實現自由活塞高效清潔且穩定的運行,就必須對發動機壓縮比、換氣、噴油、燃燒進行精確控制。如果不能完美的解決電控問題,會帶來燃燒不穩定、燃燒不完全等問題,不僅會造成油耗和排放增加,還會導致發動機工作不平順,甚至是熄火。由此可見,電控問題是困擾其量產的最大原因。
總結
雖然豐田將提出了自由活塞發動機線性發電機理念,但是目前還處于研發階段。自由活塞發動機或發電機在實用化之前,仍有一些關鍵的問題有待解決和攻克。不過從其結構特點來看,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壓縮比可變、燃燒適應性強、熱效率高等特點,具有在未來增程式電動汽車上的應用的潛力。
-
發動機
+關注
關注
33文章
2498瀏覽量
697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