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Globalfoundries公司宣布退出7nm及未來的先進工藝之爭,專注14/12nm FinFET及22nm FD-SOI工藝,雖然他們還提到了未來某天有可能殺回來,但是這對市場已經沒什么影響了。隨著GF的退出,未來的半導體制造領域有能力研發先進工藝的只剩下三家了——英特爾、三星及臺積電。在7nm節點上,今年的市場價值將達到50億美元,明年能達到98億美元,近乎翻倍增長,臺積電則會在這個過程中搶得先機。
這幾年都在談摩爾定律的終結,雖然英特爾極力否認摩爾定律失效,表示先進工藝依然能推動摩爾定律發展,但現實是英特爾自己的先進工藝都陷入了難產的地步,而投身先進半導體工藝的公司越來越少。在130nm節點上至少還有25家半導體制造公司,隨著工藝進步,半導體廠商越來越少,10/7nm節點上就只剩下三星、臺積電及英特爾三家公司了。
圖片來源于 推特
許多公司退出半導體生產是因為投資越來越大,技術難度越來越高,但是收益不一定成正比,聯電及GF都是基于這樣的理由選擇了退出,不過對堅持下來的公司來說這倒是好事,因為先進工藝的市場價值并不低。
以7nm工藝為例,調研機構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7nm芯片的市場價值是0,2018年將達到49.8億美元,2019年則會達到98億美元,同比增長96%,幾乎翻了一倍。
在7nm工藝生產上,英特爾可以排除了,明年底他們才會量產10nm工藝,雖然性能指標不比臺積電、三星的7nm工藝差,但是進度嚴重落后。真正能夠競爭7nm市場的現在只有三星跟臺積電,但是三星在7nm節點也要晚一些,因為他們全力押注了EUV光刻工藝,比臺積電更激進,結果就是量產時間更晚,說是今年內量產,但是目前并沒有三星7nm EUV工藝的芯片公布,目前所知的也只有三星下一代Exynos 9820處理器。
隨著AMD把全部CPU及GPU訂單交由臺積電代工,臺積電在7nm節點上又進一步,此前他們提到了7nm工藝已經贏得了50多個芯片的流片,其中不乏蘋果、華為海思、高通這樣的VIP客戶,最早發布的7nm芯片是嘉楠耘智的7nm ASIC礦機芯片,不過這兩天華為就會在IFA上發布麒麟980處理器,這是首個7nm商用SoC處理器,難度比礦機芯片高得多。
根據臺積電之前公布的消息,7nm工藝將在Q3季度為他們帶來10%的營收,Q4季度7nm營收進一步提升到20%。
此外,7nm工藝還是重要的高性能節點,前景比10nm工藝更廣闊,臺積電表示隨著AI人工智能、5G、HPC高性能計算等市場的需求增大,7nm潛在的市場范圍要比16nm工藝更大,而且他們的7nm芯片良率改進速度也要比之前的工藝更快,這也是臺積電7nm工藝率先贏得市場先機的關鍵。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685瀏覽量
166997 -
7nm
+關注
關注
0文章
267瀏覽量
35374
原文標題:臺積電能否搶占7nm芯片市場?
文章出處:【微信號:ic-china,微信公眾號:ICExpo】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