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有望使污水處理更安全、更高效。運營商正在測試水傳感器、安全控制和預測性維護。 水是最珍貴的自然資源之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水很快將成為稀缺資源。長期以來,運行污水處理的機構和系統一直依賴監督控制和數據采集( SCADA )系統來監控水處理和再分配系統。然而,SCADA安裝點的實際條件限制了它的使用。您可能知道水資源短缺和水質問題——例如弗林特水危機,但是您可能沒有聽說過物聯網是最有希望幫助污水處理的方法。
在本文中,我將展示工業和市政團體如何利用物聯網解決污水處理問題。 正如一篇文章所述,“預計到2020年連網設備數量將達到2000億臺”。隨著連網設備數量的增加,污水處理行業正在利用物聯網傳感器來監測水位、化學品泄漏,甚至是調節水流。
物聯網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將“物聯網”視為一種思維方式:將物理對象和處理現場連接到互聯網,以便更有效地監控和利用它們。創建和使用物理對象的“數字拷貝”比僅僅嘗試使用物理對象更有效。物聯網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就是這種思維方式。 污水處理設施在其水處理系統的不同位置安裝智能傳感器。這些傳感器收集水質、溫度變化、壓力變化、水和化學物質泄漏的數據,并將這些數據發送回應用程序,該應用程序將這些數據信息綜合成可操作的見解。例如,某個池中的硫含量可能高于平均值,物聯網系統將標記該池以進行更嚴格的測試。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可以作為云應用的管理窗口,這些應用通常是大型物聯網平臺和/或EAM CMMS系統的前端,這些系統實時渲染物聯網傳感器數據。重點是,通過互聯網將物理對象連接到一個中心樞紐,可以讓更少的人管理更多的對象和流程——更有效地管理更多的數據、更多的洞察力、更少的人、更少的錯誤。
從傳感器數據到可操作的洞察力
物聯網支持的水傳感器可以跟蹤污水質量、可飲用性、壓力和溫度。包括動態傳感器集群和強大平臺驅動分析在內的解決方案可以讓操作員測量液體流量,并可供水務公司用于跟蹤整個處理廠的流量。工程師可以訪問這些數據,并對其進行解讀。
使用物聯網進行泄漏和痕量化學監測
物聯網還可以在泄漏監測中發揮作用。它可以向遠程管理系統發送即時警報,此類警報通知非常適用于關鍵任務應用,例如弗林特(Flint)等污染區域的污水管理,這些區域的民眾健康和生計都處在危險之中。對于較舊的非物聯網系統,工程師必須手動檢查,而且發現一個問題可能需要幾個小時。物聯網使工程師能夠更快地做出響應,通過預測性維護,可以在事件發生之前采取行動。
在污水處理中使用物聯網的另一個巨大好處是檢測初級處理后的殘留化學物。早期檢測痕量有助于優化該設施的處理流程,并確保化學品的排放保持在法定限度內。
物聯網污水管理可以標記危險細菌
物聯網污水傳感器還可以幫助監測和減少軍團菌在整個設施中的傳播。軍團菌通過霧化霧氣傳播,例如來自集中式暖通空調系統,對工廠的員工來說非常危險——更不用說下游的市民了。 物聯網有很多好處。它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使他們遠離危險,并降低設施管理中不必要的成本。重要的是不僅要通過物聯網升級我們的企業基礎設施,相同的技術也可以改變市政基礎設施,并優化影響我們日常生活質量的流程。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390瀏覽量
756575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3文章
44923瀏覽量
377011
原文標題:物聯網如何解決污水處理問題
文章出處:【微信號:iot12345,微信公眾號:物聯之家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