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定位導航,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GPS,當然,中國推出的北斗衛星定位系統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甚至在未來幾年有望超越GPS。但是,衛星定位只適用于室外環境,對于室內,由于導航信號衰減太快,衛星定位根本起不到作用。所以,今天就來給大家簡要的聊一下導航“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之室內定位。
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室內定位技術有兩個發展方向,一個是廣域室內定位技術,代表有北郵的TC-OFDM、澳大利亞的Locata和美國高通的方案等;另一個局域室內定位技術,代表有Wi-Fi、藍牙、Zigbee等方案。兩者定位技術的區別在于,廣域室內定位技術通常需要改造基站及手機芯片等設備模塊,成本巨大、時間周期較長,而局域室內定位技術成本較低、周期短,是目前商業化推廣運作較好的選擇方案。所以,我們討論的方向也是局域室內定位技術應用比較多的Wi-Fi和藍牙定位技術。
一、Wi-Fi室內定位技術
簡單來說,wi-Fi室內定位技術采用的是三點定位的方式,即通過移動接收設備以及三個wi-Fi網絡接入點的無線信號來確定移動接收設備的位置。由于三個wi-Fi網絡接入點距離移動接收設備的距離有所不同,所以通過一定的算法,就能夠十分精確地確定移動接收設備的位置。
二、藍牙室內定位技術
藍牙定位則是使用Beacon廣播的功能。在室內應用場合定點布置beacon基站,通過廣播藍牙信號,用戶終端接收定位 Beacon 的信號,經過定位引擎處理可以計算出用戶當前的位置(Beacon 技術是通過智能藍牙向通信覆蓋范圍內的移動設備捕捉和推送信息),進而實現室內定位功能。值得一說的是,Beacon 硬件具有成本低、功耗小、工作時間長、易部署等特點,具有更廣泛的應用前景。
三、Wi-Fi定位 對比 藍牙定位
技術 對比 | Wi-Fi定位 | 藍牙定位 |
硬件支持 | AP設備 | Beacon設備 |
部署密度 | 間隔10~20米部署一個 | 一般間隔5~7米部署一個 |
定位范圍 | 大 | 小 |
定位精度 | 3~8米 | 1~5米 |
耗電 | 高。需要電源連接 | 低。電池供電,一般可堅持1~2年 |
設備價格 | 幾百元 | 幾十元 |
支持標準 | 標準2.4G頻段 | |
安全性 | 不高 | 高 |
穩定性 | 不太穩定,容易受干擾,波動大 | 穩定 |
支持系統 | Android、iOS | |
服務器 | 需要提供定位引擎支持 | 無需服務器,在客戶端即可完成定位 |
通過以上的對比,就可以看出基于低功耗藍牙技術的室內定位更穩定、更安全、性價比更高。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精確定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而傳統的GPS只能在室外使用,對于陌生的室內環境,急需另一種方案來補充。BLE的出現正好彌補了這一空缺,配合Beacon這一技術,將Beacon節點布在適當的位置,在配合豐富的APP應用,可以很方便地為用戶提供位置服務。這一功能,將在日益信息化的今天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藍牙
+關注
關注
114文章
5869瀏覽量
17122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