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巡檢演示
10月23日,以“跨界創新 引領未來 天沖飛翼 自由翱翔”為主題的中國電信(廣西)飛翼無人機干線智能巡檢創新項目成果展示暨試點啟動儀式在桂林市舉行。
飛翼無人機干線智能巡檢系統創新項目是將工業級無人機設備與中國電信4G網絡技術深度融合,運用云計算、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出的一套長時遠距離空中巡視作業的創新系統解決方案。系統通過4G網絡實現對無人機飛行控制及數據傳輸,同步對航拍圖像數據進行智能識別,及時發現故障隱患并進行派單盯防。該創新方案在通信干線光纜維護上應用可大大提高線路巡檢效率,這在中國電信集團尚屬首例,也是全國通信行業的首創。
無人機巡查監控臺
近年來,隨著移動支付、微信、視頻直播等互聯網應用的迅猛發展,對網絡實時性要求越來越高。干線光纜作為整個通信服務的核心載體,一直以來都是互聯網的“信息高速公路”,是通信的大動脈,網絡和業務的演變對干線光纜的巡檢和維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長期以來,干線光纜的巡檢防障工作始終停留在傳統的“踏破鐵鞋”的人工巡檢作業階段,巡檢作業手段遠遠落后于現代通信信息技術的發展。針對目前干線光纜人工巡檢耗時長、效率低、難度大的掣肘,中國電信廣西公司創新性地跨界將無人機技術應用于光纜維護專業,為干線維護隊伍插上了“翅膀”、裝上了“千里眼”,為提高維護效率、實現降本增效找到了新的路徑。
一臺無人機一天的巡視量可以達到200-400公里,是人工巡檢效率的數十倍以上,給傳統巡檢行業帶來組織和作業模式的巨大變革。
會議代表觀摩無人機展示
啟動儀式上進行了無人機飛行巡檢通信線路演示。演示先后放飛了兩種不同型號的無人機,起飛點分別設置在桂林園博園梧州園現場和梧州園附近幾百米處。飛行演示顯示,迷蒙的細雨中,一號無人機在工作人員的操控下,從梧州園垂直起飛,盤旋一周后即轉向陽朔縣白沙鎮方向,沿321國道的桂梧直埋光纜上空快速飛行,距開始起飛僅僅十幾秒后,連接的地面接收系統就傳來無人機在園博園上空航拍的高清畫面,并通過十余臺電視屏幕展示給全場嘉賓。二號無人機預先設定模擬為飛行中途因故障緊急返航,并在起飛點原地降落。一號無人機則飛完全程,在陽朔白沙鎮郊外的預設降落點降落。兩臺無人機均使用中國電信4G網絡進行飛行控制和實時數據傳輸,搭載高像素的相機沿321國道上空地表拍攝,無人機實時視頻回傳速率達23Mbps以上。40分鐘后,兩臺無人機均按既定路線順利完成起降及巡檢任務。
本次一號無人機巡檢路線全程37公里,在傳統方式下一名巡線員需要5-6天才能完成一遍線路巡檢,在無人機和人工智能的輔助下,僅40分鐘就完成了全部巡檢工作。后臺導出的巡檢報告顯示,本次巡檢無人機智能識別施工點4處,挖掘機4臺,共拍攝數千張高清巡檢照片。通過無人機對光纜干線狀況進行實時在線定位和監控,地面控制人員根據地面站回傳實況及時發現排除線路缺陷及重大隱患,巡查效率得以極大提高。
據了解,未來這一智能系統將更廣泛的使用于電信基礎設施和通信環境的密集巡檢以及合作客戶環境監測等新興業務,掃描所產生實時數據量將越來越巨大,需要500 Mbps以上的傳輸帶寬。“飛翼”智能系統很快會搭載5G芯片和衛星芯片,配合中國電信獨家運營的“天通一號”衛星和即將建設的全球規模前列的5G商用網絡,利用5G網絡的高帶寬和低時延以及空口切片等特性,建立一套支持大范圍高空無縫覆蓋、視頻圖傳、精準定位、智能AI識別、無線續航和遠程遙控的智能網絡系統,將無人機更靈活有效的運用于電信市場,并創建無人機服務市場,對政企客戶提供完善的服務。
中國電信廣西公司副總經理侯義兵指出,無人機創新應用可以給電信網絡維護尤其是光纜線路維護效率帶來巨大提升,蘊含無限廣闊發展前景。出席啟動儀式的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網絡運行維護事業部傳輸處處長汪海強表示,網絡是中國電信的核心競爭力,網絡運營智慧化是網運戰線落實集團戰略的重要創新方向,希望廣西公司通過無人機創新項目試點進一步完善維護流程和維護內容,與集約化平臺充分集合,為全集團推廣創造條件和提供寶貴經驗。
-
4G
+關注
關注
15文章
5531瀏覽量
119529 -
智能
+關注
關注
8文章
1716瀏覽量
117701 -
無人機
+關注
關注
230文章
10515瀏覽量
182425
原文標題:廣西電信啟動飛翼無人機干線智能巡檢創新項目試點
文章出處:【微信號:youuav,微信公眾號:無人機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