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美半導體設備出貨量連續四個月下滑
根據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SEMI)發布的9 月份出貨報告顯示,北美的半導體設備出貨量在9 月份持續下滑,月減率超過6%,不過,年增率仍維持在水平線上。
報告顯示,北美的半導體設備制造商在2018年9月份的全球銷出貨額為20.9億美元,比上個月的23.7億美元下降了6.5%,連續四個月下滑。不過,比去年同期的20.5億美元的仍高出1.8%。
據統計,北美半導體設備制造商出貨額在第三季較上一季減少了14.9%,約為67.1億美元。報告表示,數字減少乃是由于季節性因素影響,預估到年底前這個數字將獲得明顯改善。
SEMI 總裁兼執行長Ajit Manocha 表示:“北美半導體設備供應商的季度全球銷售額在最近一季中經歷了典型的季節性減弱。相對于第三季,我們預估今年第四季的投資活動將會有所改善。”先前,Ajit Manocha 曾表示2018 年半導體設備相關支出可望連續四年成長。
SEMI表示,對于明年的半導體設備市況看法樂觀,預估2019年全球半導體設備投資的金額將能達到675億美元,可望較今年成長7.5%,并維持連續四年的成長,有望刷新歷史紀錄。
2宜興集成電路材料產業規劃發布
10月19日,由宜興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和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等單位協辦的宜興集成電路材料產業規劃發布暨發展研討會在宜興賓館召開。中科院院士褚君浩和郝躍、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于燮康、十一科技董事長趙振元、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張波等專家和來自全國集成電路行業的專家、企業家出席了會議,共同見證了宜興集成電路材料產業規劃發布,共話集成電路材料產業發展。會上,宜興市人民政府聘請褚君浩、郝躍等8位專家擔任首批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顧問。
宜興集成電路材料產業規劃指出,到2025年,宜興集成電路材料產業規模要超過300億元,成為華東地區最具規模的集成電路材料產業集群。目前,宜興經開區已經融入“一體兩翼”發展格局,啟動實施了一批優質重大項目,涵蓋半導體化學材料、硅晶圓切片和拋光、半導體元器件制造等各個領域,逐步形成穩定的產業鏈供應生態體系。
3江蘇鑫華擬在徐州建晶圓生產線
據《徐州日報》報道:江蘇鑫華半導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鑫華)擬在徐州投資160億元建設12英寸/8英寸晶圓生產線,全部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100億元的規模。
江蘇鑫華是由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江蘇中能)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基金)于2015年共同投資設立,江蘇鑫華在徐州投資37.8億元建成國內首條年產5000噸半導體集成電路專用電子級多晶硅生產線,2017年11月江蘇鑫華正式生產出電子級多晶硅面市,可滿足40納米及以下12英寸生產線單晶制造需要,打破了國外對電子級多晶硅技術、市場的壟斷,填補了國內電子級多晶硅空白,是繼美國HemLock和德國Wacker之后第三大半導體硅材料生產商,2018年5月已有少部分產品出口到韓國。
徐州市地處江蘇省的北部,位于京滬、隴海線和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是軍事戰略要地和工業重鎮,區位優勢明顯,發展集成電路晶圓業大有希望,產業鏈可輻射蘇、魯、皖、豫、冀五省,區域廣闊,資源富厚,被業界專家看好。可預見徐州市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意義重大,對地區產業發展影響巨大,為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增添亮點和后勁。
4重慶萬國12英寸產線年底正式量產
近日,記者從位于重慶兩江新區水土的市級重點項目重慶萬國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萬國”)了解到,該公司半導體項目自6月試生產以來,進展順利,目前12英寸功率半導體晶圓測試片已順利產出,預計年底正式量產。
重慶萬國半導體項目于2016年由美國AOS、重慶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和重慶兩江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共同出資組建。一期投資5億美元,主要建設規模為月產2萬片12英寸功率半導體芯片、月產500KK功率半導體芯片封裝測試。二期計劃投資5億美元,建設月產5萬片12英寸功率半導體芯片、月產1250KK功率半導體芯片封裝測試。
5格芯與成都合作伙伴調整成都合資公司戰略
10月26日,格芯與成都合作伙伴簽署了投資合作協議修正案。基于市場條件變化、格芯于近期宣布的重新專注于差異化解決方案,以及與潛在客戶的商議,將取消對成熟工藝技術(180nm/130nm)的原項目一期投資。同時,將修訂項目時間表,以更好地調整產能,滿足基于中國的對差異化產品的需求包括格芯業界領先的22FDX技術。
憑借逾20億美元的設計中標收入以及50多項客戶設計,格芯的22FDX技術在汽車、5G連接以及物聯網(IoT)等各種高速增長的應用領域內展示了其作為業界領先的功耗優化的芯片平臺的吸引力。格芯的中國客戶已開始在位于德國德累斯頓的格芯先進生產基地中采用這種技術包括7名客戶超過8個產品進入生產爬坡的不同階段。
瑞芯微電子CEO勵民表示:“我們和格芯合作已經很久了。22FDX低功耗的特點使其非常適合我們的不同產品,比如安防、AI等。我們也期待22FDX落地在中國生產,這將為我們帶來更多的便利。”
雙方合作伙伴仍計劃繼續推進FDSOI生態系統建設,包括創建本地技術基礎設施、引進更多IP供應商和EDA合作伙伴等,使成都成為FDX技術的重要中心并賦能本土市場的采用以及需求產生。
成都股東方認為:“此次格芯成都項目的調整變化為合作雙方留出充分時間進行評估,以更準確地掌握中國市場需求,為未來新的產能規劃和項目實質性啟動做好前期準備”。
格芯CEO湯姆·嘉菲爾德(TomCaulfield)表示:“作為全球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半導體市場之一,中國是格芯高優先市場。FDX技術特別適合中國市場,我們將繼續見證其在5G、IoT以及邊緣計算等極富吸引力的市場領域的巨大潛力。我們將與成都政府繼續深化務實合作,堅定推動成都項目的實施,共同加快中國FDX技術生態系統和客戶群的發展。”(來源:中國電子報、電子信息產業網)
6紫光集團實際控制人改變
10月25日晚間,“紫光系”上市公司紫光國微、紫光股份、紫光學大披露,實控人清華控股于今日與蘇州高鐵新城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和海南聯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分別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之終止協議》,并共同簽署了《共同控制協議之終止協議》,此前二者曾被披露為紫光集團36%股權的受讓人。
同日,清華控股與深圳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全資子公司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投控”)及紫光集團共同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擬向深投控轉讓紫光集團36%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股權轉讓或將改變紫光集團的實際控制人,而這亦將改變“紫光系”上市公司的實控人。公告顯示,在上述股權轉讓完成后,將約定由清華控股和深投控一致行動或作出類似安排,達到將紫光集團納入深投控合并報表范圍的條件,以實現深投控對紫光集團的實際控制。(來源:中國半導體論壇)
10月21日,“中國·徐州集成電路與ICT產業論壇”舉行,原香港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鄭耀宗,臺積電原CTO、***工研院院士蔣尚義,微納電子科學家、美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中研院院士馬佐平,徐州市集成電路與ICT領域的100余位創新型企業家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
論壇由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基金會、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指導,以“‘芯’時代、‘芯’動能、‘芯’思路”為主題,為徐州市相關企業帶來集成電路產業前沿技術與信息、帶動全產業鏈協同可持續發展,助力徐州市集成電路與ICT產業加速發展。
三位院士一致看好徐州集成電路與ICT產業發展的前景,認為徐州基礎設施完善、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產業體系逐步完善、產業集聚初步顯現。院士們建議,加快培育壯大鏈條完整、配套齊全、特色鮮明的三大產業鏈,加快形成集聚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打造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區域性集成電路與ICT產業基地。
8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進度提前9個月
近日,華芯投資在其官方微信平臺上公布,截至2018年9月12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有效承諾額超過1200億元,實際出資額達到1000億元,投資進度與效果均好于預期,預計2018年年底將基本完成首期規模的有效承諾,投資進度總體提前9個月。
基金自2014年9月設立以來,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芯投資”)與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基金公司”)嚴格按照國務院批復方案要求,規范運作,不斷探索以市場化手段實現國家戰略目標的有效途徑,積極開展投資業務創新。繼2014年底實現兩個項目投資承諾和出資后,2015年至今基本保持每天1億元承諾和0.8億元出資,創造了空前的投資進度,有力支撐了產業提升和企業發展。
9聞泰科技“蛇吞象”并購安世半導體
10月24日,上市公司聞泰科技(600745.SH)發布預案,計劃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安世集團所有GP和LP份額,交易完成后,聞泰科技將間接持有安世集團的控制權。根據目前安世集團的預評估情況,截至預估基準日2018年6月30日,安世集團100%股權價值為351億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發行價格為24.86元/股,募集配套資金46.3億元。
聞泰科技的前身是房地產公司中茵股份,2016年,聞泰借殼上市。這家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手機ODM廠商,旗下產品除了手機還包括了物聯網設備以及筆記本電腦等。
安世前身為恩智浦的標準產業業務部門,2016年恩智浦將其剝離并轉讓給建廣資產以及智路資本,2016年12月建廣資產與智路資本合資成立的裕成控股成立安世集團,安世集團于2017年2月7日以現金27.6億美元收購了恩智浦所持有的安世半導體100%股權。2016年、2017年安世集團經模擬的凈利潤分別約10.70億元、12.74億元。
相比之下,聞泰的利潤并沒有那么“理想”。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資產負債率已達75.52%,若收購完成,聞泰的資產負債率將會進一步提高。
在境內,聞泰科技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分別收購合肥裕芯的12名股東(即12只境內基金)之上層出資人的有關權益份額。其中,包括12只境內基金中建廣資產、合肥建廣作為GP擁有的全部財產份額和相關權益,以及參與本次交易的7只境內基金的LP擁有的全部財產份額。
在境外,聞泰科技境外關聯方擬通過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境外基金中智路資本作為GP擁有的全部財產份額和相關權益。在取得對安世集團的控制權后,聞泰科技境外關聯方擬通過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或回購境外基金之LP擁有的全部財產份額。
聞泰科技一內部人士告訴筆者,熟悉全球市場的聞泰科技可將安世半導體的產品大量引入到全球知名的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硬件等品牌客戶當中,幫助安世在消費電子、IoT、筆記本電腦市場領域擴大市場份額。此外,聞泰科技在汽車電子領域國際市場有一些欠缺,整合安世半導體之后將有機會借助安世的渠道進入歐美日韓市場,打開廣闊的全球汽車電子市場。
但可以看到,這筆潛在收購存在失敗風險。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全球并購潮正在出現回落。這種趨勢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已經顯現出來。
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半導體公司負責人對筆者表示,收購交易的過程十分燒錢,需要一些時間。
對于聞泰來說,拿下安世半導體控制權展現出了更大的信心及決心,但不得不說,龐大復雜的交易過程以及不確定的外圍市場影響對于這家公司也是極其大的考驗。我們樂于見到中國半導體更加成熟和活躍的市場表現,但需要更加冷靜的資本思考。(來源:第一財經)
10芯智控股擬斥資307萬美元收購銘冠國際25%股權
芯智控股于2018年10月22日發布公告,集團全資子公司Smart IC Cloud Holdings Limited作為買方,與賣方(燕青、李紅勝、NgTeck Yee (Jason)、倪莉),及公司就收購目標公司銘冠國際香港有限公司(簡稱“銘冠國際”)已發行股份的25%簽訂股份收購協議,本次收購總金額為307萬美元。
本次收購總金額的70%將以現金的方式支付,剩下30%將由公司發行共計410.5萬股的代價股份支付,占公司經擴大后已發行總股本的0.81%;每股的發行價約0.2244美元(約1.75港元),較10月22日在聯交所收市價折讓0.57%。
銘冠國際連同其全資附屬蘇州酷科電子有限公司為領先的電子元件分銷商,其創辦人及管理層在電子元件分銷業務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資源,客戶群體主要位于亞洲,也包括一些跨國公司。其擅長的逆向供應鏈管理服務,可以在市場供應短缺時為客戶提供緊缺物料的采購解決方案,同時亦擅于處理客戶的多余存貨,幫助客戶在全球范圍內經營好OEM/EMS業務。
截至到9月30日止的財政年度,銘冠國際2018年度的除稅后凈利潤為185.7萬美元。本次股權收購完成之后,買方將成為銘冠國際的最大股東,因此,目標公司的財務業績將根據相關會計政策并入集團的綜合財務報表。
未來,雙方將結合銘冠國際豐富的全球品牌電子元器件資源、芯智控股的技術增值服務能力,以及雙方專業的營銷團隊和渠道網絡,在供應鏈、市場營銷、元器件電商等業務上進行深入的合作,進而推動雙方業務規模和市場份額的增長。(來源:微電子制造)
11晉華集成電路入股日月光子公司
日月光近日代子公司公告,大陸福建晉華集成電路將投資該公司旗下的矽品電子(福建)(簡稱矽電),并持有其二成股權。據了解,晉華與矽電將在 DRAM封測領域展開合作。
晉華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晉江能源投資集團等共同出資,于2016年初成立,著手建置12吋廠,并與臺廠密切合作,先與聯電簽訂技術合作協議,開發DRAM相關技術,預計將應用于利基型DRAM,如今也與矽電攜手,將合作DRAM封測業務。
業界認為,中國積極扶持發展半導體產業的過程中,業者及其本地廠商業務合作與投資股權并進是常見的合作方式,日月光集團可鞏固與爭取更多當地商機。
12臺積8寸晶圓稼動率松動供應鏈出現雜音
臺積電法說會落幕,釋出第4季展望略優于預期,不過卻透露8吋晶圓代工的產能利用率已沒有滿載,尤其28納米整體的產能明顯大于市場供給。隨著臺積電8吋晶圓代工的產能利用率出現松動,第4季傳統旺季是否將出現旺季不旺,值得關注。
8吋晶圓應用包括電源管理晶片、面板驅動晶片、微控制器、指紋辨識晶片、MOSFET等產品,除了大宗產品之外,也適合小量多樣,應用范圍廣泛,而臺積電先開第一槍,說目前8吋晶圓代工的產能利用率已經沒有滿載了,也就是整體市場動能有減弱的跡象。
從上游半導體矽晶圓的角度來看,業者表示,8吋矽晶圓中的重摻產品需求維持熱絡,客戶下單的情況沒有太大的變化,不過原本供不應求的壓力已經稍微紓解。
市場認為,隨著8吋半導體矽晶圓新產能逐漸開出,原本供不應求的緊張局勢將有所改變,也有分離式元件廠商透露,8吋晶圓已經沒有像之前這么缺貨,由于往年的第1季都是傳統淡季,因此接下來供需吃緊的情況也將有所轉變。
13全球第二大NAND廠TMC提前IPO
從東芝(Toshiba)獨立出來的全球第2大NAND型快閃存儲器(Flash Memory)廠商“東芝存儲器(TMC)”已于今年6月賣給以美國私募基金貝恩資本(Bain Capital)為主的“日美韓聯盟”,而TMC原先是計劃要在3年后IPO(首次公開發行),不過為了籌措設備投資所需的資金、對抗龍頭廠三星電子,傳出TMC的IPO計劃將大幅提前、最快明年(2019年)秋天就會執行。
共同通信、NHK等多家日本媒體24日報導,TMC的IPO計劃將大幅提前,據關系人士指出,TMC已于今年夏天開始進行上市的準備,最快將在明年秋天實施IPO,且預估會在東證一部掛牌、屆時公司名稱也會進行變更。
報導指出,TMC原先是計劃要在3年后才IPO,而之所以將計劃大幅提前,目的除了要讓“日美韓聯盟”能早期回收收購TMC所花費的資金外,也是要藉由IPO確保設備投資所需的資金、對抗龍頭廠三星。
14涉嫌強制客戶買芯片,博通面臨歐盟、FTC的反壟斷審查
博通(Broadcom)公司正面臨歐盟對其涉嫌利用市場主導地位向客戶施壓以購買其半導體產品的反壟斷審查。歐盟官員正在尋找證據,表明總部位于美國加州的博通利用其市場地位強迫客戶堅持使用其芯片并不公平地使競爭對手處于劣勢。
據知情人士透露的信息和歐盟委員會發布的調查問卷顯示,歐盟初步調查的重點是博通用于有限網絡和衛星行業,向用戶提供電視和互聯網服務的機頂盒芯片的銷售情況。此外,消息人士表示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也在審查博通的行為。
調查問卷中,歐盟詢問其他公司是否曾受到博通專利訴訟的威脅,是否表示要提高價格,取消對未獨家使用博通芯片客戶的折扣,以及是否將技術兼容性作為迫使該行業繼續使用其產品的杠桿。Arris International公司是收到調查問卷的博通客戶之一,該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娛樂、通信和網絡技術供應商。
歐盟會員會、FTC和博通均未對此消息發表評論。
這些調查更多地表明,博通和多數科技公司正面臨監管機構的更多審查。博通此前曾試圖收購高通,但被美國政府叫停。此交易如果能夠達成,將會是半導體行業史上最大規模的并購交易。不過博通的高管們表示,他們計劃繼續通過收購推動增長。(來源:集微網)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2文章
11624瀏覽量
363199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19瀏覽量
222685
原文標題:一周"芯"聞
文章出處:【微信號:cjssia,微信公眾號:集成電路園地】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