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激光雷達初創公司AEye宣布推出針對汽車市場的AE110,建立在固態激光雷達專利組合(有超過1000份專利申請)的基礎上,具有軟件可定義的激光雷達,為感知創新創建了一個開放平臺,讓軟件工程師優化數據收集,以最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
AE110以iDAR為基礎,這是一種新的數據收集形式,它模擬了視覺皮層是如何預處理和定制發送到大腦的方式。它通過融合1550納米(nm)、固態敏捷MOEMS激光雷達、一款低光高清相機和嵌入式AI來智能捕獲傳感器級別的數據。
iDAR在數據采集點集成了二維相機像素和三維激光雷達體素,創建了“真彩色”動態Vixels——一種新的實時傳感器數據類型,可以更快地向汽車的“大腦”或路徑規劃系統提供更準確、更遠距離和更智能的信息。
今年早些時候,AEye宣布獲得了4000萬美元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英特爾、空中客車等知名企業。AEye此前聲稱,公司的產品超過了目前傳統的激光雷達測距范圍和掃描速度。
此輪融資,將用于擴大公司的業務規模,以滿足全球市場尤其是在歐洲、北美和亞洲地區對激光雷達的需求。
去年9月,AEye公司宣布,其首款360°固態商用LiDAR(激光雷達)-AE100成功地在城市街區完成了現場Demo演示。AEye公司的高性能LiDAR系統采用了一款密集排列150個垂直信道的LiDAR掃描儀,支持興趣點區域自定義掃描,其增強的探測距離最高可達300m。
AEye此前透露,在VSI Labs實驗室的分析測試結果顯示,其固態iDar激光傳感器能夠跟蹤1000米范圍內的車輛,是大多數激光雷達的4倍。
AEye將這種真彩點云數據稱為“dynamic vixels”——圖像像素和三維像素(三維空間中網格圖案上的值,它們是組成激光雷達傳感器深度圖的元素。)的組合。
dynamic vixels是AEye的“秘密武器”,另一工具是人工智能(AI)。一旦iDar生成點云,AEye的AI系統就接管了,評估周圍環境以跟蹤目標并標記感興趣的對象。
在iDar中由激光雷達和照相機收集的數據——除了傳感器和感知層以及路徑規劃軟件中的反饋回路之外——使AEye的技術能夠感知具有最小結構的物體,如自行車、剎車燈或標志,并且區分兩個同顏色的物體。此外,它能夠感知環境中的上下文變化,比如當孩子在走上街頭前轉過頭時。
此外,iDar還提供了環境映射的靈活性。通過軟件API,汽車制造商可以定制傳感器中的數千種嵌入式機器學習算法,以根據傳感器范圍內的對象動態地調整點云的分辨率。例如,它們可以減小天空的分辨率,同時增加行人或騎自行車者的動態vixel計數,或者當汽車接近時鎖定建筑物上的焦點。
AEye宣稱,iDar系統的覆蓋范圍是競爭對手的16倍,幀速率(高達100Hz)是競爭對手的10倍,另外功率效率是競爭對手的8到10倍。同時,它也是模塊化的,雖然iDar使用了定制設計的固態激光雷達系統,但是它的其他部件都是現成的,而且是“為了成本而制造”。
這幫助AEye將價格保持在3000美元以下。(相比之下,激光雷達制造商Velodyne的VLP-16激光雷達起價為4000美元,測距在100米的范圍內。)
此前,AEye宣布將于2019年推出AE200系列被認為是基于iDAR的突破性產品,將大大減少產品體積,并減少75%的功耗,并通過標準和可定制的軟件擴展性能。
可以看到,文章開頭部分提到的AE110可能是一款中間產品,對于像AEye一樣的激光雷達初創公司來說,短期內需要用不同等級的產品來適配不同的市場需求,但最終結果如何,還要等待同行的對標和下游客戶的測試。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407瀏覽量
756633 -
數據采集
+關注
關注
39文章
6255瀏覽量
114053 -
激光雷達
+關注
關注
968文章
4028瀏覽量
190423
原文標題:1550nm/軟件可定義/視覺融合...激光雷達“十八般武藝” | GGAI視角
文章出處:【微信號:ilove-ev,微信公眾號:高工智能汽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