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當期領取薪酬員工總人數85222名,那么據此估算此次加薪人均每月增加1000元出頭。
漲薪崗位包括技術類、管理類、技工類于生產與輔助類,在2019年1月15日在職且已試用轉正的員工都具有漲薪資格。
這是繼2016年11月份的全員加薪以來,格力電器的第二次全員加薪。格力電器當時規定,在員工現有月工資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增發1000元。入職滿3個月的員工,除過特殊議薪人員外,都可獲得加薪。
2018年,格力電器工會官方微信顯示,鑒于在2017年取得的優異成績,為了讓大家共享發展成果,公司決定按照人均每月加薪1000元的總額度,根據績效、崗位給員工加薪。
2018年12月份,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稱,2018年格力電器的營收增長500億元。在今年9月份,格力電器已經完成了去年全年的目標。格力電器在2017年的營收為1482.86億元,也就是說格力電器在2018年的營收將達到2000億元。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格力
+關注
關注
5文章
555瀏覽量
36547 -
董明珠
+關注
關注
2文章
174瀏覽量
1922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兆易創新3.16億元收購蘇州賽芯控股權
近日,兆易創新發布公告稱,公司將與合肥石溪兆易創智創業投資基金、合肥國投、合肥產投共同以現金方式收購蘇州賽芯70%的股權,總交易金額高達5.81億元。其中,兆易創新將以3.16億元收購約38.07%的股份,成為蘇州賽芯的重要股東
比亞迪單季營收首超特斯拉,達2011億元
10月30日晚,比亞迪公布了其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比亞迪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022.51億元,同比增長18.94%,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252.38億元,同比增長18.12%。在第三
百度第二季度營收339億元
百度近日公布了其2024年第二季度財務報告,展現出穩健的經營態勢與強勁的增長潛力。本季度,百度總營收達到339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彰顯了公司在復雜經濟環境下的穩定表現。尤為值得注意的
大聯大營收重回2000億元!
2,079.7億元,創歷史單季次高,季增14.3%,年增32.7%。大聯大原本預估,第2季業績將介于1,900億元至2,000億元之間,實際
佰維存儲業績預增顯著,上半年營收預計超30億元
近日,佰維存儲發布了其2024年上半年的業績預告,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根據公告,公司預計上半年將實現營業收入在31億元至37億元之間,同比增長高達169.97%至222.22%,業績同比大漲。
英偉達CEO黃仁勛薪酬大漲60%,高達2.47億元
據英偉達在5月15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黃仁勛在2024財年的薪酬高達2.47億元,較前一財年的1.5億元增長了驚人的60%。 黃仁勛薪酬的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英偉達股價的飆升以及他個
格力電器斥資30億元推動家電產品換新活動
據4月28日消息,格力電器宣布投入30億元人民幣,正式啟動家用電器以舊換新項目。據悉,此次活動已開始在“格力董明珠店”小程序施展拳腳,主要集中于空調產品領域內。參與者只需登記舊設備相關信息,便可購買全新商品。
燦芯半導體科創板上市!開盤漲超176%,成功募資5.96億元
。 ? 燦芯半導體在上市首日股價也迎來不錯開端。以55元/股的價格開盤,開盤較發行價19.86元/股漲176.94%。截至11點30分收盤,燦芯半導體最新股價為51.74元/股,漲幅1
恒大汽車2023財報:資產348.51億元,負債2470.52億元
在報告期內,公司總收入為人民幣13.4億元,略低于毛損額,為人民幣0.51億元;而凈虧損共計約人民幣119.95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56.64%。
商湯科技2023年全年營收34.05億元
近日,人工智能企業商湯科技發布了2023年全年財務報告。報告顯示,公司全年營收達到34.05億元,同比出現10.6%的下滑。盡管面臨市場挑戰,商湯在虧損控制上取得了一定成效,集團EBITDA(虧損)為54.50億元,相比上年同期
電機制造商星德勝滬主板成功上市!開盤漲超82%,總市值逾69億元
/股,發行市盈率為20.44倍,募資總額達9.33億元人民幣。上市首日股價開盤漲82.48%至35元/股,一度漲超98%。截至上午9點54分,最新股價為35.90
日本政府向臺積電熊本二廠提供約349.67億元資金補助
新工廠預計將于今年2月24日啟動并投入使用,領受的政府補貼可達至驚人的4760億日元(按目前匯率折合人民幣約228億元)。臺積電Sabine Cantot在此前所提交的報告中公布了第二
臺積電:最有錢20人,身價破億元新臺幣
安長暨資深副總林錦坤身價來到94億元新臺幣,一舉超越董事長劉德音與總裁魏哲家,同時高達20位副總身價都突破上億元新臺幣以上,其中有6位在10億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