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能電網發展現狀
根據美國能源部數據顯示,雖然目前美國電網的可靠率高達99.97%,但美國仍需每年花費1500億美元彌補0.03%故障率帶來的損失。因此美國有人提出,即使投資上萬億美元,將現有電網升級成智能電網,把剩余0.03%故障率排除在外,美國也能在10年以內收回成本。
2009年2月,美國總統奧巴馬發布的《經濟復蘇計劃》中提出投資110億美元,建設可安裝各種控制設備的新一代智能電網。美國商務部和能源部已經共同發布了第一批智能電網的行業標準,美國智能電網項目正式啟動。新一屆美國政府將智能電網項目作為其綠色經濟振興計劃的關鍵性支柱之一。奧巴馬總統將智能電網視作降低用戶能源開支,實現能源獨立性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關鍵措施。隨著配電系統進入計算機時代,現代化的數字電網將使美國能耗降低10%,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5%,并節省800億美元新建電廠的費用。據美國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的研究結果表明,僅使用數字電表設定家庭溫度及融入價格信息,每年可減少15%的能耗。
為推進智能電網的建設,美國積極探索組建相關的機構。從功能上而言,大致包括以下幾類:(1)政策制定和咨詢。按照美國政府的要求,能源部建立了一個專門致力于智能電網領域研究的咨詢委員會,用于為政策制定提供咨詢建議。該委員會的責任是:向有關官員就智能電網的發展、智能電網技術的應用和服務、智能電網技術和使用標準及協議的制定與改革(以支持智能電網設備間的互聯),以及聯邦政府使用何種激勵手段來促進這些領域的發展等方面提供咨詢意見。在實際操作中,這項任務由電力咨詢委員會執行。(2)協調、組織和運行。能源部還建立了一個智能電網特別行動小組。該小組由能源部下屬的電力提供和能源可靠性辦公室領導,其中的專家成員分別來自美國能源部、商務部、國防部、國土安全部、環境保護局、聯邦通信委員會、聯邦能源管制委員會和農業部等七個聯邦機構。其主要任務是:確保、協調和整合聯邦政府內各機構在智能電網技術、實踐和服務方面的各項活動。其具體職能包括:智能電網的研發;智能電網標準和協議的推廣;智能電網技術實踐與電子公共事業規范之間,與基礎設施發展、系統可靠性和安全性之間,與電力供應、電力需求、電力傳輸、電力配送和電力方面政策等之間關系的協調。
美國智能電網發展趨勢
美國智能電網走向微型化:加州是全美最早提出發展智能電網的地方,但其升級改造的步伐一直很緩慢,這讓人不禁生疑:加州2020年能實現33%電力供應來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標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間歇性很難適應采取集中統一方式輸電的傳統電網。微型智能電網的概念由此應運而生。微型智能電網的概念最早是加州加爾文電力創新公司推出來的。該公司總裁約翰·凱利稱,微型智能電網是對電力服務的重新定位,它讓供電商與電力消費者在電力設備設計與規劃期間就共同溝通成為可能,從而實現最大程度的雙贏。
微型電網或是供電商的替代選擇:目前大部分正在搭建的智能電網都不能產生和儲存足夠用來直接并網的電力,必須通過連接裝置才行。實際上智能電網得同供電商保持穩定和復雜的關系,通過電力的買進賣出以及與電網的連接和斷開來調節電量,并為電網減壓。供電商也能將其用于節能項目,在用電高峰期的時候調動備用電力。借助這些迷你網絡,電力運營商能夠拉近與學校科研單位和企業的距離,幫助它們找出管理分布式輸電的最佳節能方式。可再生能源并入微型智能電網相對簡單,并且儲能功率在供電商來看也比較高。普通智能電網所需的設備太沉不方便安裝,因此微型電網就成了最簡單的替代方式。
-
智能電網
+關注
關注
35文章
2949瀏覽量
11651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