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感應現象的發現
1831年8月,法拉第把兩個線圈繞在一個鐵環上,線圈A接直流電源,線圈B接電流表。他發現,當線圈A的電路接通或斷開的瞬間,線圈B中產生瞬時電流。法拉第發現,鐵環并不是必須的。拿走鐵環,再做這個實驗,上述現象仍然發生,只是線圈B中的電流弱些。 為了透徹研究電磁感應現象,法拉第做了許多實驗。
1831年11月24日,法拉第向皇家學會提交的一個報告中,把這種現象定名為“電磁感應現象”,并概括了可以產生感應電流的五種類型:變化的電流、變化的磁場、運動的恒定電流、運動的磁鐵、在磁場中運動的導體。法拉第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一卓越成就,是同他關于各種自然力的統一和轉化的思想密切相關的。正是這種對于自然界各種現象普遍聯系的堅強信念,支持著法拉第始終不渝地為從實驗上證實磁向電的轉化而探索不已。這一發現進一步揭示了電與磁的內在聯系,為建立完整的電磁理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電磁感應現象發現者
邁克爾·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生于薩里郡紐因頓一個貧苦鐵匠家庭,僅上過小學。1831年,他作出了關于電力場的關鍵性突破,永遠改變了人類文明。邁克爾·法拉第是英國著名化學家戴維的學生和助手,他的發現奠定了電磁學的基礎,是麥克斯韋的先導。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在電磁學方面做出了偉大貢獻。他被稱為“電學之父”。
電磁感應現象是電磁學中最重大的發現之一,它顯示了電、磁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和轉化,對其本質的深入研究所揭示的電、磁場之間的聯系,對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的建立具有重大意義。電磁感應現象在電工技術、電子技術以及電磁測量等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
-
線圈
+關注
關注
14文章
1839瀏覽量
44634 -
電磁感應
+關注
關注
17文章
843瀏覽量
5818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