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華為在上海發布了全球首款基于云的Cloud VR連接服務,預示著5G云VR的到來。此次雖然只是華為方面發布Cloud VR連接協議和軟件,剛剛開始搭建Cloud VR開發者社區,從消費者角度來看距離真正享受云VR應用還有些時日,但是未來VR頭顯的算力云化、本地頭顯輕量化的趨勢顯然將由此開啟。
云VR為什么是VR普及的正確路徑
VR產業曾經盛極一時,但“頭一年元年,第二年末年”的說法形象描述了VR在普及之路上的困難局面。
當前部分高水平的VR設備,因其動則萬元左右的成本和線纜的束縛,一直難以普及;一體機雖然成本大幅下降,也沒有了線纜束縛,但多數應用生態薄弱;VR盒子雖然以極低的門檻占有一定的市場但體驗上終究不是真正的VR。
時至今日,仍然有部分消費者尚未接觸過任何VR設備,另有很多人分不清三類頭顯的區別。相比游戲主機和PC,VR單從游戲這個最好切入的角度都沒能吸引足夠多的忠實用戶。根據Steam平臺最新的硬件設備調查報告,截止2018年12月,Steam用戶的VR設備擁有率達到0.8%,相對于年初的0.4%翻了一倍。但是,數據的大幅增長無法掩蓋總體規模非常微小的事實,按照Steam平臺9000萬活躍用戶折算,僅有72萬人擁有VR設備。
在VR廠商不斷探索更好的VR體驗的同時,VR設備的成本反而越來越高,眼動追蹤模組的加入、交互反饋配件的加成、動作預測算法的研發、顯示分辨率的升級等等,雖然都讓VR體驗越來越好,但本地設備復雜度和操作上手成本也逐漸增加,同時價格門檻居高不下。云VR,顯然將解決這些痛點。
華為5G云VR
云VR可以簡單理解為GPU渲染上云,通過將本地算力云化,降低本地設備的復雜度。華為X Labs下屬MBB實驗室主任趙其勇表示,VR頭像眼鏡化將是VR設備發展的趨勢。隨著顯示分辨率的提升,4K以上的頭顯將無法通過本地算力支撐高清畫質的呈現(從成本等方面綜合考量),算力云化將是必然的選擇。
顯然,極度簡化后的VR頭顯將有效降低設備成本,同時更高的分辨率可以帶來更沉浸的體驗,兩者綜合,云VR將有力促進VR設備的普及。
此次華為發布的5G云VR實際上是基于云的Cloud VR連接服務,包括底層開發者套件、華為云Cloud VR連接服務以及Cloud VR開發者社區。雖然只是剛剛起步,但隨著5G商用落地,Cloud VR作為一個重要的應用場景,將實現曾經VR產業所希望的各類行業應用。
趙其勇在與開發者現場交流中提到:“我們基于業界先進的開源組件和API,研發了Cloud VR連接協議和軟件,且針對華為云平臺進行了核心代碼重構和優化,并支持面向5G的廣域IP傳輸網絡及多類型VR頭盔。我們把該協議和軟件轉化為華為云的一種服務,提供給廣大開發者使用。通過5G和云,充分發揮云的算力和頭盔的便攜性,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業務模式和邊界突破。”
5G的超大帶寬和超低延時,保證了云端渲染畫面的可獲得性。在VR設備尚未加入5G模塊之前,通過華為5G CPE就可以享受5G云VR,用戶也可以在家庭100M帶寬、20ms時延之內,享受不打折扣的VR體驗。
5G讓VR煥發生機
5G在2019年的風頭大有蓋過AI的趨勢,人們本來已經很難再想起VR這個曾經的關鍵詞。但是華為認為,通過智終端、寬管道、云應用的5G典型業務模式,Cloud VR將成為5G元年最重要的eMBB業務之一。
華為無線網絡首席營銷官周躍峰在發布會上表示:“5G和云是Cloud VR普及的雙引擎,本次Cloud VR連接服務,正是培養Cloud VR業務的沃土。任何傳統的VR開發者、運營者、以及新進入者,都可以基于這個黑土地,輕松拓展自身業務。本次發布的華為云5G Cloud VR連接服務將是業界第一個5G eMBB百兆級價值業務?!?/p>
發布會現場上百名VR開發者積極參與了與華為AR/VR產品線副總裁趙學知、華為云文娛解決方案專家周鈕冬等人的問答交流,從現場的氣氛中管中窺豹,VR行業仍然活躍著一批專心技術、鉆研落地的企業。周躍峰提到,在5G來臨前夜,該服務可以培育出眾多的Cloud VR應用,并因為上云的低成本及使用的低門檻,讓VR無處不在。相信這也是VR從業者最期待的未來。
除了消費者端的應用,華為還表示將重點扶持教育、旅游、建筑、會展、娛樂等行業的VR應用上云,支持產業生態發展。為此,華為提供Cloud VR開發者扶持計劃,符合條件的開發者可獲得華為云資源充值券。
顯而易見,基于5G和云構筑的Cloud VR模式將有效推動VR產業迅速發展,VR的普及之路將會變得平坦起來。我們也期待有一天能夠戴上眼鏡一樣的VR設備就享受沉浸的虛擬現實體驗。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7瀏覽量
253019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6瀏覽量
566035
原文標題:華為5G云VR來了:GPU云化、頭顯眼鏡化才是VR的未來
文章出處:【微信號:hwwireless,微信公眾號:華為無線網絡】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