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PC操作系統的江湖已沒什么變數,但華為還是選擇了自研。
據《南華早報》報道,余承東接受德媒采訪時承認,華為擁有備用操作系統,如果無法繼續安卓等系統,華為將啟用備用系統。
華為發言人還表示:“說實話,我們并不想使用。我們全力支持合作伙伴的操作系統,我們喜歡這些系統,客戶也同樣很喜歡,安卓和Windows永遠是我們的首選?!?/p>
36氪就此消息向華為公關求證,對方回應“不評論”,華為CBG首席戰略官邵洋則稱是“傳言”。
華為為什么自研操作系統?
假如,安卓系統有一天不能使用了呢?
這并非聳人聽聞。在中興事件爆發后,路透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稱,美國商務部的限制令意味著,中興可能無法在其移動設備上使用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統。雖然最終沒有執行,但這種風險對于出貨量龐大的巨頭而言,都不得不做戰略上的防備。
余承東提到自研操作系統的原因,也是“以防美國科技巨頭不再向其授權現有系統”。
對于華為而言,PC業務尚在起步階段,自研操作系統的意義不大,但以智能手機的體量,不能不未雨綢繆。
2018年,華為智能機出貨量突破2億臺,市場份額緊逼蘋果,消費者業務全年收入超過500億美元,為華為公司貢獻接近一半的營收,成為華為最大的營收來源。一旦智能機業務被遏制,華為受到的沖擊可想而知。
在商業層面,體量龐大的科技巨頭在與供應鏈合作時,同一零部件經常會選擇多家廠商,來分散風險,也提高自己的議價主動權。
以華為對屏幕供應商的選擇為例。雖然三星手機屏幕質量為最佳選擇,但華為依然在部分旗艦機上選擇其他廠商,Mate 20 Pro的屏幕供應商是LG和京東方,折疊手機也是用京東方的屏幕。從產品上看,這不是最好的選擇,Mate 20 Pro曾因供應鏈廠商問題爆發綠屏門,但戰略上有這樣的必要。
華為和三星均為彼此最大的對手之一,而屏幕又是手機最關鍵的零部件,把命運交給對手顯然不夠保險。
操作系統就像一個特殊的供應鏈產品,雖然免費,但別無分店,在當下的市場幾乎沒有選擇空間。這就意味著,采用安卓系統的智能機手機公司如果被遏住咽喉,只能等死。當然,蘋果的iOS例外,這是另一個生態的故事。
因此,雖然自研操作系統商業層面只是下策,但總比無路可走要好。
谷歌公司與手機廠商在商業上可以互相成全,僅從商業考慮沒必要為難手機廠商。只是華為在美國經常遭遇政治層面的挑戰,這就讓華為不得不多一重顧慮。
《南華早報》就曾報道,華為在2012年被美國調查后,就開始自研操作系統。
當下中 美關系緊張,華為也成為受沖擊最大的公司之一。去年下半年開始,美國及其盟國抵制華為的5G設備,還扣押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之女、華為前CFO孟晚舟。
華為現在正面臨一系列美國政府的指控,包括竊取T-Mobile的商業機密等等,如果華為被判違反規定,中興事件或許會再次上演。
這種情形下,華為自研操作系統就顯得更為必要。華為擁有自己的核心處理器和基帶芯片,不必依賴美國巨頭,但操作系統一直在用谷歌的安卓系統。
作為一個手機巨頭,無論是商業的戰略考量,還是規避貿易風險的權宜之計,華為都有必要擁有備份的手機操作系統。
市場不需要新的手機、PC操作系統
對于華為來說,儲備一套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有足夠的理由。但是無論是智能手機、還是PC的操作系統都已經發展成熟,市場現階段并不需要一個全新的系統。
當下,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已經被安卓和iOS瓜分,據Netmarketshare統計數據,安卓和iOS共占據了98%以上的份額,排在第三的Windows Phone只有不到1%的份額。
而一個操作系統要運轉起來,不只意味著上億行代碼,還需要生態系統運轉起來,獲得用戶和開發者的支持。
APICloud CEO 劉鑫向36氪表示:“做個系統可能需要2年,但是生態養成需要5年?!?/p>
很多廠商都曾想打破雙頭壟斷的局面,微軟開發WP,諾基亞開發Symbian,三星開發了Tizen,但最終無濟于事。搞定了技術,離成功還有很遠。
劉鑫表示:“技術從來不是什么障礙。操作系統的生態養成,前端普及代表客戶端的流量,這個多賣設備就會來流量。但是生態應用層的開發,需要提供自己的技術、開發者學習、開發者成熟。再開發出商用價值的應用。這個周期我們看最少5年,才能形成大規模的有價值普及。”
現在早已不是PC、智能機行業崛起的黃金時代,用戶習慣和開發者生態都已非常穩定。出現新的操作系統,用戶習慣、開發者生態遷移成本太高。
三星2012年曾推出了Tizen系統,在安卓、iOS的生態之下,Tizen系統最終也只在幾百元的機型上采用,出貨量只有三星總出貨量的零頭。七年后的今天,安卓、iOS的生態更加穩定,自研成功的難度只會更高。
當前,操作系統的新機會出現在物聯網方面,微軟、谷歌、蘋果原有的系統無力壟斷。因此,華為、阿里都研發了相應的操作系統,華為推出了LiteOS,阿里推出了YunOS。
落到商業層面,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開發系統短期內并不能帶來營收。
安卓系統是開源的,除非有蘋果軟硬一體的設計和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否則用戶很難為新系統買單。從商業上考量,既無利可圖,也成功無望。在安卓可用的前提下,開發新系統實際意義不大。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7瀏覽量
253019 -
操作系統
+關注
關注
37文章
6896瀏覽量
123755
原文標題:華為需要自研操作系統,但市場可能不需要!
文章出處:【微信號:icsmart,微信公眾號:芯智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