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機器人正處于爆發前夜。據統計,2020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將快速增長至170億美元,其中中國將占據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40%以上的份額。但目前機器人市場的配套設施還并不完善,以芯片供應為例,以往的手機芯片或其它硬件芯片,往往難以適配機器人產品。 獵戶星空首席戰略官王兵結合產業現狀,分享新興人工智能公司如何打造機器人時代所需的AI芯片。
勞動力市場上,AI通常被放在人類的對立面——被定義成取代者,而非增補空缺崗位。
事實上,“AI取代人類、人類因此失業”這逐漸被證明是一種誤讀。據調查,隨著人口老齡化、全球范圍內的出生率下降,未來十年左右全球范圍將出現巨大的勞動力缺口,人力成本高居不下。2030年,中國或將成為勞動力缺口大國。
在此情況下,重復勞動力的工作需要生產力更高的方式來替代。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將快速增長至170億美元,平均增速達27.9%。
根據IDC報告,具有機器人3.0特征的中國智能機器人產業有望在2027年達到1.6萬億人民幣以上的規模,背后的發展原因正是人口紅利的消失。
當需求確定的情況下,如何將服務機器人大范圍地實現場景落地則成為目前中國AI企業的巨大挑戰。
近日,行業分析機構CBInsights最近發布了2019年AI趨勢報告,共涉及25個具體行業,其中在對話機器人方面,CBinsights提到:對于很多企業來說,聊天機器人已成AI的同義詞——但是承諾仍跟不上現實。
盡管美國的FAMGA和中國的AI巨頭均在該領域投入了大量資源,但對話式AI目前只能在某些應用領域具備一定的可行性,其中最廣泛的應用之一是客戶服務。聊天機器人可以完成用戶交互的入門步驟,然后根據復雜性程度再轉交給人類,這些在醫療保健和保險的應用則更有挑戰性。
3月27日,在“智能云 · 芯世界” 2019 新智元AI技術峰會上,獵戶星空首席戰略官王兵也提到為何服務機器人很難達到高滿意度的用戶體驗,原因是機器人要把人身上很多器官的能力復制出來——感知、認知、行動、執行和思考種種能力。
如果要做出用戶滿意度高的服務機器人,王兵認為企業需要全鏈條AI技術+互聯網產品運營思維+復雜系統的工程能力等,其中全鏈條AI技術需要:
腦:芯片+算法
眼:全感知視覺識別
耳:麥克風陣列
口:語音合成技術
腿:室內導航平臺
手:七軸機械手臂
為了布局未來,助力中國AI芯片的發展,獵戶星空也加入到“造芯”行列。去年,獵戶星空聯合瑞芯微電子宣布發布了專門針對智能語音和物聯網設備的 AI 芯片—— OS1000RK,這也是全球首款全鏈條 AI 語音芯片。
在“智能云 · 芯世界” 2019 新智元AI技術峰會上,獵豹移動投資的獵戶星空憑借全球首款全鏈條AI語音芯片、行業唯一全鏈條AI技術以及優秀的服務機器人場景落地能力等,成功入選新智元2019人工智能潛力獨角獸。
獵戶星空首席戰略官王兵
獵戶星空首席戰略官王兵在此次峰會上,針對中國服務機器人的未來,做了題為《AI芯片助力打造真有用服務機器人》的精彩演講。
以下為新智元整理的演講內容:
感謝新智元的邀請,接下來由我和大家分享獵戶星空在服務機器人方面的體驗和心得,怎么把AI芯片和服務機器人行業結合起來,真正讓服務機器人行業實現規模化。
未來十年勞動力將嚴重稀缺,服務機器人填補缺口
為什么我們要做服務機器人?全球范圍有一個大趨勢,就是勞動力稀缺。圖中黃色較深的代表勞動力稀缺的程度,在未來十年左右的時間,中國就會進入勞動力稀缺的狀態,目前西歐已經出現這種癥狀,有些服務行業單位小時工資達到40歐元/小時,中國可能很快也會進入這種狀態。
這一變化的核心原因是什么?主要兩大社會趨勢引發的:
一是人口老齡化,今天的醫療條件越來越好,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了。統計顯示,日本65歲以上的人口已經達到30%,不只是在日本發生,中國的上海、香港都已經進入老齡化嚴重的階段。
二是全球范圍出生率正在下降,除了個別區域,一些發達國家,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發展中國家出生率都在下降。很多年輕人不愿意去干一些重復性、服務性的勞動,因為這種勞動對他們個人的成長沒有任何價值。
兩個因素加在一起,未來十年左右全球范圍都會出現巨大的勞動力缺口,所以就對企業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以往服務機器人兩大落地挑戰:用戶體驗欠佳、價格昂貴
需求是非常明確的,但為什么在商場、餐廳等線下的消費場景,我們沒有看到有很多服務機器人在工作?AI今天最大的問題已經不是基礎算法,人臉識別、語音識別這些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但是真正應用到場景中還是有很多挑戰,怎么把這種硬件系統做出來,能夠把成本做低,還要通過互聯網的運營能力、商業模式的設計,讓在商業上可以成立,這些環節對今天的AI企業來說,都有非常大的挑戰。所以我們公司成立的第一天目標就是要把AI落地,能夠讓服務機器人在真實的場景應用起來。
我們理解以往服務機器人場景落地難的原因為,一是是用戶體驗不佳,比如在嘈雜的環境下,和機器人對話無法識別,各種各樣的用戶體驗,沒有辦法在真實場景當中,真正為企業創造價值。其次,小批量生產機器人成本非常高,到了用戶購買的層常常是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價格,如果機器人這么貴,用起來又不方便,為什么要買機器人?這兩個核心因素就導致之前我們沒有看到真實場景下真正有用的服務機器人。
獵戶星空既有全鏈條AI技術的能力,又有互聯網產品的運營能力,及復雜系統的工程能力,所以我們是用一種互聯網的思維去做機器人的產品。機器人要把人身上很多器官的能力復制出來,感知的器官、認知的器官、行動的器官、執行的器官、思考的器官,這些能力都要復制出來。通過兩年多的時間,我們把人的主要器官能力通過自主研發的手段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獵戶星空加入“造芯”行列 全鏈條AI語音芯片助力服務機器人落地
獵戶星空初步證明了一件事情,就是可以通過全鏈條AI技術、互聯網的運營思維、復雜系統的工程能力,把一個機器人做到真有用,但是做到真有用以后,需要實現規模化和成本的進一步降低。比如說,要做到一千美金一臺,這是電子消費產品能夠形成規模非常重要的門檻。
如何實現?通過簡化設計、應用算法、軟件加強硬件能力等手段把硬件成本降低,同時需要更好的硬件芯片。
今天的服務機器人搭載的大部分還是手機芯片、移動GPU,但這些并不是為服務機器人設計的,我們需要專業的AI芯片來干這件事情,但AI芯片有很高門檻,今天如果要做10nm或者7nm的芯片,起步的成本就是幾千萬美金,所以市場規模如果沒有達到這個事情是很艱難的。
如果每一臺芯片可以花一百美金,市場規模就有一億美金,這樣才能支撐一款足夠先進的芯片研發,目前獵戶星空在持續往這個方向發展,但是率先要把市場規模推動起來。
去年,獵戶星空聯合瑞芯微電子宣布發布了專門針對智能語音和物聯網設備的 AI 芯片—— OS1000RK。作為全球首款全鏈條 AI 語音芯片,其已經成功落地到智能音箱中。
與行業內集成多個算法方案的芯片不同,獵戶星空與瑞芯微電子聯合發布的是行業內首款全鏈條 AI 語音芯片。OS1000RK采用低功耗高性能的 CPU 核—— 64 位 4 核ARMCortex-A35 ,整合了高性能的 CODEC(8通道ADC+2通道DAC),可以非常低成本地支持多達 8 個麥克風陣列,其硬件語音檢測模塊(VAD)可以實現很低的待機功能,專用指令集則可以讓神經網絡的運行更加優化。
本質上,這款芯片不是做一個單純的硬件,而是打造一個生態環境的過程。這意味著賣一個芯片給用戶就是要把相關的算法、軟件和硬件,包括機器人的參考設計給他們,這些環節打通后,芯片對用戶才真正有價值。
長遠來看,獵戶星空致力于做服務機器人行業的基礎能力,包括芯片、導航、各種算法,基礎機器人操作系統,基礎機器人硬件平臺。獵戶星空負責把整個參考設計做出來,包括電子結構設計等,在此基礎上,針對場景開發服務機器人的產品。
因此行業如果到了每年一百萬臺的規模,不會是一家公司來做,整個行業會有很多參與者,很多參與者會針對特定的場景,利用獵戶星空賦能的基礎技術、軟件、硬件和算法能力,把機器人產品做到更好的用戶體驗和更低的使用成本。
我相信,大家合作共贏,整個服務機器人行業才更有未來。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87瀏覽量
103871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34瀏覽量
270342 -
服務機器人
+關注
關注
9文章
578瀏覽量
52638
原文標題:全球首款全鏈條AI語音芯片:給機器人造顆真“芯”
文章出處:【微信號:AI_era,微信公眾號:新智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