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通和蘋果同時官宣,雙方同意放棄全球范圍內所有訴訟,正式和解。高通表示,作為該協議的一部分,它與蘋果之間的授權期限為6年,還可以延長兩年。從結果來看,強如蘋果公司,在基帶芯片方面最終還得向高通妥協,這足以見得芯片及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性。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統計
反觀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在中興事件之后,國內也出現了一股集成電路產業熱潮,各地政府也出臺了多項扶持政策,國產替代正在逐步進行。
根據初步統計,截至到2019年4月,全國有15個以上的省市成立了規模不等的地方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總計規模達到了5000億元左右。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集成電路處處長任愛光公開表示,從集成電路設計業、制造業、封測業三類產業結構來看,2018年,我國集成電路設計業銷售收入2519.3億元,所占比重從2012年的35%增加到38%;制造業銷售收入1818.2億元,所占比重從23%增加到28%;封測業銷售收入2193.9億元,所占比重從2012年的42%降低到34%,結構更加趨于優化。
與此同時,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復合增長率是全球的近三倍。2018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4779.4億美元,2012年到2018年的復合增長率為7.3%;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6532億元,2012年到2018年的復合增長率20.3%。
我國集成電路分布及產業政策
2013年以來,伴隨著國家上千億規模的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的設立和地方政府對集成電路產業的大力支持,中國半導體芯片銷售額一直保持15%以上的較高的增速水平。
2014年,國務院印發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明確了“十三五”期間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點及目標。同年9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成立,首期總金額超1300億元。
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集成電路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實體經濟發展首位,國家政府對該產業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此前,國務院在《中國制造2025》的報告里曾提出要求,到2020年中國芯片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要達到50%,這意味著2025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占到全世界35%,也就是超過美國位列世界第一。
近幾年,國內諸多地方響應國家戰略,大力投資集成電路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產業布局主要集中在以北京為核心的京津冀地區、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以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及以四川、湖北、安徽等為核心的中西部地區。
其中,上海集成電路產業經過6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集設計、制造、封測、材料、裝備及其他配套、服務于一體的完整集成電路產業鏈,是國內集成電路產業鏈相對最為完整,也是產業結構最均衡的城市。
而近些年來,伴隨著集成電路需求不斷擴大,加之中興、晉華事件,使得集成電路國產化的呼聲越來越高。僅靠京滬深三地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已然不足以供給國內產業需求。于是,全國各地也頒布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助力集成電路的發展。以下為2019年至今,各地政府關于集成電路規劃:
◆◆京津冀◆◆
北京
北京市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北京市2019年重要工作任務包括堅持創新驅動,著力增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引領性和影響力,其中提及要強化科技創新戰略布局,如在基礎材料、光電子、高端芯片等重要領域,布局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報告還提出要不斷壯大高精尖產業,推動奔馳新能源汽車、超高清顯示設備、集成電路生產線、第三代半導體、“無人機小鎮”等重大項目落地。
天津
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發揮濱海新區及開發區、保稅區、高新區等功能區項目建設主戰場作用,加快中環高端半導體產業園、中芯國際擴建等重大項目建設。
◆◆長三角地區◆◆
上海
上海市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9年上海市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其中包括鞏固提升實體經濟能級:加快落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產業政策,深入實施智能網聯汽車等一批產業創新工程,推動中芯國際、和輝二期等重大產業項目加快量產,實現集成電路14納米生產工藝量產,推進昊海生物、ABB機器人、盛美半導體等項目開工建設。
江蘇
江蘇省2019年報告中指出,江蘇省2019年主要任務包括加快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等幾大方面,其中提及要密切跟蹤國際產業發展新趨勢,聚焦數字經濟、物聯網、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共享經濟等領域,實施一批重點項目,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無錫
加快推進國家物聯網創新中心、國家高性能計算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集成電路特色工藝及封裝測試創新中心等重大平臺建設。
徐州
集成電路與ICT產業大力推進半導體材料、裝備、封裝、測試及專用芯片制造項目集聚,發展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器件產業、打造自主可控、特色鮮明的集成電路產業高地。
安徽
加快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和數字經濟。建設超級計算機中心。擴大4G網絡覆蓋,加快5G商用步伐。打牢資源型數字經濟基礎,推動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支持云計算大數據生產應用中心,大數據存儲基地建設。
◆◆珠三角地區◆◆
廣東
廣東省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9年廣東省將大力推進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二十條”,積極開展首創性的改革探索,并強調以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帶動工業投資,扎實抓好富士康廣州10.5代線、廣州樂金OLED、深圳華星光電11代線、揭陽中委廣東石化、惠州中廣核太平嶺核電廠一期工程等項目建設,支持珠海集成電路全產業鏈項目、東莞紫光芯云產業城、佛山“機器人谷”等建設。
珠海
緊抓集成電路設計環節,集中力量引進集成電路全產業鏈項目,建設集成電路高端設計與制造基地。
◆◆中西部地區◆◆
四川
四川省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9年重點工作安排建議包括著力發揮需求拉動作用等幾方面,其中提及要擴大有效投資,抓好全省重點項目建設,實施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補短板三年行動。加快推進水電外送第四回特高壓通道、紫光成都集成電路、中國電子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眉山信利高端顯示、資陽牙科工業園等項目建設。
重慶
2019年重慶要著力構建“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芯”,就是要完善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測試、材料等上下游產業鏈,培育高功率半導體芯片和存儲芯片等項目,抓好聯合微電子中心,英特爾FPGA中國創新中心等項目。
長沙
政府報告中特別提到,抓好8英寸集成電路裝備驗證工藝線、大陸集團中央電子工廠、群顯科技顯示屏等項目,建成投產華智生物、格力智能裝備、豪恩聲學等項目。
湖北
湖北省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9年湖北省要大力實施“一芯驅動、兩帶支撐、三區協同”區域和產業發展戰略。其中提及要推動集成電路、數字、生物、新能源與新材料等十大重點產業發展,全力推進四大國家級產業基地建設。深入實施萬千產業培育工程,加快打造信息光電子、“芯屏端網”、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等世界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培育更多細分行業“隱形冠軍”。確保華星光電T4、京東方10.5代線、廣汽傳祺宜昌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如期建成。集中力量推進武漢新芯二期、天馬柔性屏、小米武漢總部等重大產業項目等。
◆◆西北地區◆◆
青海
實施新一輪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應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改造提升鹽湖化工、有色冶金、能源化工、特色輕工等傳統產業,提升全產業鏈競爭力。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創新發展、節能降耗、降本增效等專項行動,在鋰電、光伏制造等領域,培育一批競爭力強的創新型領軍企業。
陜西
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產業鏈推進方案,推動先進裝備制造、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和產品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深度融合。要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抓好三星二期、華天集成電路封裝測試、奕斯偉硅材料等重大項目建設。
◆◆東三省◆◆
吉林
突出抓好四大類400個重點項目:突出產業制造類項目,謀劃和對接30個重大工業項目。加快長春新區璀璨產業園、松原千萬噸石油煉化一體化、延邊國泰年產1萬輛新能源汽車等項目建設。
加快建設白城國家級高載能高技術基地,積極構建有地方特色、比較優勢明顯的高載能高技術體系,加快建設“雙谷雙基地”。推進白城國家級數據災備中心、北方云計算中心數據企業群建設,大力發展“氫能經濟”,力爭取得突破性進展。
◆◆其他地區◆◆
青島
加快中電科電子信息裝備產業園、中科曙光全球研發總部基地、浪潮大數據產業園、青島(芯園)半導體產業基地、青島芯谷等園區建設。
福建
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9年福建省將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培育18個以上產值超千億產業集群,包括電子信息重點拓展柔性顯示以及芯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產業鏈,機械裝備重點實施智能制造和高端裝備創新工程等。
晉江
完善產業平臺,加快集成電路“三園一區”、石墨烯產業基地建設;完善產業鏈條,以晉華等龍頭項目投產為契機,高強度、密集式推進產業鏈招商,推動集成電路設計、材料裝備、終端應用等項目加快落地。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92瀏覽量
427299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2文章
11624瀏覽量
363192 -
制造業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53瀏覽量
53718
原文標題:一文看懂2019年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地圖”!
文章出處:【微信號:BIEIqbs,微信公眾號:北京市電子科技情報研究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