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市調機構均公布了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排名,近日市調機構Canalys公布了中國市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綜合這些市調機構的數據可以看出,華為手機在國內外的出貨量均取得了快速增長,這將有助于它早日實現趕超三星的目標。
國內市場領先優勢不斷加強
在國產手機企業當中,華為可以說是最為頑強、反應敏捷的企業,從中華酷聯四大國產品牌到如今的華米歐維,華為是唯一的長青樹,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雖然它多次被超越,但是都成功通過學習競爭對手的優點實現反超。
在小米引領的互聯網營銷時代,華為迅速學習小米的營銷模式推出互聯網品牌榮耀,憑借榮耀的發力,華為迅速在2015年在國內市場超越小米奪下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第一名,榮耀更在2017年在國內線上手機市場擊敗小米并保持至今;2015年OPPO和vivo依靠線下渠道優勢崛起,隨后在2016年三季度超越華為分別奪得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第一名、第二名,華為在2016年即迅速推出千縣計劃覆蓋至三四五線城市,與OPPO、vivo拼殺,隨即在2017年一季度重奪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第一名。
從這個發展過程可以看出,華為是國產手機企業當中反應最為敏捷的手機企業,它總是能迅速的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自己的策略,從而成為國產手機品牌當中始終屹立不倒的品牌,相比之下原國產四強中的聯想、中興、酷派則未能跟上時代的發展逐漸被淘汰,如今這三大國產手機品牌在國內市場已被歸于other。
據市調機構canalys公布的今年一季度的數據顯示,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華為的市場份額已達到34%,OPPO、vivo、小米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9.1%、17.1%、11.9%,華為在市場份額方面已擁有遙遙領先于后三者的優勢,而且華為也成為第二家在國內手機市場的份額超過三成的品牌,另一家是已經衰落的諾基亞,隨著華為鞏固了它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領先優勢,它正開始加大力度拓展國際市場。
華為在國際市場持續突破
在小米、OPPO、vivo先后在國內市場超越華為的那幾年,華為不得不將大量精力放在國內市場,以應對這些挑戰者,導致它在國際市場的拓展并不太順利,特別是2017年它在國際市場的手機出貨量甚至出現了同比下滑近兩成的局面,而隨著2017年它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領導地位獲得鞏固,它開始強力拓展國際市場。
2018年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的出貨量達到1.01億臺,這是它在國際市場的出貨量首次突破1億臺,海外出貨量占比接近五成,這一年其在海外市場的出貨量同比增速接近一倍,在俄羅斯等市場甚至奪得了市場份額第一名。
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能取得突破與它開始關注新興市場有關,這似乎也是受小米的影響。2015年之后,小米在國內市場被華為、OPPO、vivo所壓制,在全球市場也跌出了前五名,它轉而選擇拓展海外新興市場,迅速從2016年的低谷反彈并重新晉身全球前五,眼見著小米在海外新興市場做得風生水起,華為于是在2017年底開始強力介入了這些市場與小米拼殺。
綜合多家市調機構的數據,今年一季度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的出貨量占比達到49.7%,海外出貨量同比增長66.7%,超過了國內市場出貨量的41%的增速,顯示出其在海外市場的出貨量增速繼續超過國內市場,按照這樣的增速,預計今年其在海外市場的手機出貨量可望超過五成。
華為在海外市場的出貨量以更快的速度增長,將有助于它早日實現趕超三星的目標。在國內市場,三星的市場份額已跌至1%左右,它之所以依然能保住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老大的位置就是靠中國以外的市場,而隨著華為在國際市場的出貨量持續增長,其正進一步侵蝕三星的市場份額,IDC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華為、三星的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速分別為50.1%、-8%就證明了這一點。
今年一季度華為、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分別為23.1%、19%,雙方的市場份額差距僅有4.1個百分點,按照今年一季度雙方增速的巨大差異,此消彼長之下或許今年四季度前者超越后者成為全球最大手機企業的愿景將變成現實。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50瀏覽量
181057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3瀏覽量
253006 -
OPPO
+關注
關注
20文章
5243瀏覽量
79386
原文標題:華為手機國內外出貨量同比快速增長,與三星差距日漸縮短
文章出處:【微信號:baiyingmantan,微信公眾號:柏穎漫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