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數月的等待,VR陀螺終于等來了期待已久的Oculus Quest,此前對于這款設備的強大多出自官方及海外媒體和高玩的體驗分享,那么產品究竟如何?
陀螺君們的總結:“截止目前最好的VR一體機!”
外觀&佩戴體驗
Oculus Quest繼承Oculus經典的純色設計,簡約的黑色覆蓋整個機身。區別于其他設備,我們不難發現Oculus的機身顯得更為圓潤。頭顯前側采用是磨砂表面的復合材質,機體周圍由密集的編織物包裹著,觸感舒適且不易滑落。
Quest最為直觀的特點當屬那四顆“眼睛”。從出道就備受矚目的Quest,最大的亮點便是頭6手6定位的Inside-Out追蹤系統,通過4個廣角鏡頭來獲取空間信息,從而達到手柄和空間的捕捉。
Quest的按鍵設計分布在頭顯左右兩側以及下側,左邊和右邊分別是頭顯的USB-C和開關按鍵,其中最特殊的設計在于兩側均有3.5mm的音頻接口,支持任一接口使用的同時,還支持左右聲道雙耳機接入。
頭顯下方為音量增減按鍵和瞳距IPD調節,IPD調節范圍在58mm—72mm,值得注意的是,在用戶進行IPD調節時,屏幕會出現綠色十字參照物,這一參照物能夠讓用戶更好的調整到最佳的IPD設置。
在穿戴方式上,Quest并沒有采用Oculus Go的布質松緊帶的方式,而是采用Rift的軟性橡膠頭箍設計,這或許與頭顯的重量有關(Oculus Go:468g,Quest:571g),為了協調重量,頭箍后側采用類三角的固定設計。但不少女生表示:盡管如此,重量仍然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此外,頭箍支持上下45°的轉動以及2—3厘米前后拉伸,以方便玩家更好的佩戴。
頭顯屏幕采用單眼分辨率達1600×1440的OLED屏和菲涅爾透鏡,視場角約為100度。相對于HTC Vive和Oculus Rift的1200×1080在觀感上有著明顯的提升,但仍然有一定的紗窗效應,當然,這一紗窗感遠低于市面的多數一體機。
作為Oculus的一大特色,Quest仍然延續了Oculus一貫的西方臉部高鼻梁設計,所以陀螺君在體驗時依舊會有明顯的鼻梁下方漏光問題。
手柄部分,Oculus Quest配備一對6Dof的手柄,與Vive等手柄不同的是Quest手柄并沒有采用圓形觸摸板的設計,而是改換了搖桿,這也極大的增加了手柄的空間,所以Quest的手柄上除了Home鍵外,還包括了Y/B鍵、X/A鍵。
在扳機上,Quest除了一體機常見的食指扳機外,還有中指扳機以此來識別握拳的動作。
手柄的主體大小與Oculus Go的手柄基本一致,拿起來十分圓潤,手感非常好。同樣,Quest也不支持充電,需要裝入一節5號電池使用。
除了外觀的設計外,手柄還有不少令人驚喜的設計,以下體驗部分再另外敘述。
功能&內容體驗
隨著Oculus的發展,我們不難看出Facebook越來越清楚其在VR/AR上的定位。Oculus Go和小米VR一體機的發布,意味著Facebook在VR移動領域的探索,但Go的產品定位更像是硬件產品,而Oculus Quest的發布更像一款移動社交平臺,而且其提供的服務更加明確——基于Facebook社交。
Oculus在Quest上設置了一系列的教學視頻。在Quest的首次開機時,頭顯會在界面上提醒用戶進行手機APP的下載。關于APP的下載以及頭顯的“科學上網”方法,VR陀螺曾在“Oculus Quest最全上手指南”一文中,進行分享,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點擊閱讀。
Oculus Quest參數:
分辨率:單眼分辨率1600x1440
定位:Oculus Insight Tracking技術,支持頭6手6追蹤
聲音:內置音頻定位系統
VR游戲一體機售價:(64G版)399美元起,(128G版)499美元起
通過手機APP與頭顯的一系列連接后,頭顯就會進入首次預護虛擬邊界的設定,這一設定便是游玩空間的設定,官方推薦游玩空間為2.5米*2.5米,最小游玩空間為1米*1米(站立模式)。與Rift的設定一樣,當玩家靠近邊界時,Quest會出現虛擬邊界來提醒用戶位置,而當用戶走出邊界時,廣角攝像頭就會被激活,玩家的游戲畫面會和現實畫面相互重疊,以此提醒玩家安全情況。
畫面為手機拍攝,色彩正常
在設定完虛擬邊界后,Quest還不會讓用戶到達Home界面,而是進入《First Steps》的教學空間中。玩家需要經過一步又一步的教學來掌握手柄的使用方式(經陀螺君計算從初次開機到完成所有教學需要花費15分鐘)。雖然教學步驟十分繁瑣,但是十分全面,幾乎將手柄的功能都展示了一遍,而就在這一過程,陀螺君發現了不少Quest手柄的奇特設計。
Quest手柄的按鍵和扳機都設有觸摸感應,而且每一個按鍵的位置設計都與人體工學結合得非常好,例如新增的中指扳機鍵,當用戶自然的彎曲中指時,無名指和小拇指也會自然的彎曲,從而手會自然做出“槍”的手勢,而這一手勢就能很好的在VR中體現出來。而這樣的結合人體工學的設計,在游戲中還有不少。
雖然設備是通過美服亞馬遜購買的版本,但是設備仍然支持中文,手機APP也是如此,值得一提的是,在商城中其他海外的用戶使用外文進行評論,會被自行翻譯成中文,十分方便,而且準確率很高。
來到Quest的主頁界面,界面由上方的屏幕介紹和菜單快捷方式組成,與Oculus Go一樣,菜單分為主菜單和子菜單。主菜單有導航、用戶、分享、通知、設置5個大類。
導航里面分為主控室、資源庫、商店、瀏覽器、電影、搜索六個子菜單。在資源庫中可以看到我的應用、可更新/未安裝/已收藏應用、環境以及教程6個大菜單,里面對應相應的內容。當用戶打開Quest時,設備會自行下載《Beat Saber試玩版》、《Journey of the god試玩版》、《Oculus TV》等應用,當然玩家也可以通過手機APP或者頭顯商城進行下載。應用可以通過舒適度、時間順序、字母順序來進行排列。
當陀螺君問及其他對VR業內人士,對Quest會有哪些期待時,多數的人仍然會將重點集中在定位、續航和延遲問題等設備基礎需求上。
Oculus Quset中的《Beat Saber》
正如開文所講的,Oculus Quest是目前陀螺君體驗最好的VR一體機設備沒有之一。在《Beat Saber》、《Journey of the god》等游戲的體驗中,陀螺君幾乎沒有發現任何延遲,甚至在刷新率的感受中,Quest還比不少PC VR還要穩定,而且所有過程陀螺君均是在錄制的前提下體驗。
在此前使用某些一體機進行《Beat Saber》的體驗時,常常會因為延遲等問題而導致極差的游戲體驗,游戲難度也只能限制在普通,專家級以上難度基本會因為延遲而無法進行。但是Quest就不會產生這樣的情況。
至于續航情況,經測試Quest的游戲續航在2個小時左右,若全程進行游戲和錄制,則續航時間為1.4個小時。在續航時間上會低于市面的一體機標準,當然這有一部分原因是來自6Dof的功耗問題。
受限于篇幅,在后面陀螺君會另外分享游戲體驗。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繼續關注。
-
追蹤系統
+關注
關注
0文章
31瀏覽量
9294 -
Oculus
+關注
關注
7文章
373瀏覽量
61450 -
VR一體機
+關注
關注
1文章
152瀏覽量
15028
原文標題:評測 | 最強VR一體機Oculus Quest登場
文章出處:【微信號:vrtuoluo,微信公眾號:VR陀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