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血液中含有豐富的潛在疾病生物標志物,但要獲得和分析這些生物標志物則非常困難。當針頭插入靜脈時,患者會感到焦慮,而且在許多測試中,技術人員需要將血漿和血清分離。現在,研究人員在《ACS Sensors》上發表的論文顯示,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含有微針的皮膚貼片,可以無痛地收集間質液,用于診斷測試。
間質液(Interstitial fluid, ISF)是一種無色液體,充滿體內細胞之間的空隙。這種液體含有一些在血液中發現的相同的生物標志物,以及一些獨特的生物標志物。然而,間質液沒有使血液分析復雜化的細胞和凝血劑。最近,研究人員開發出可以輕松無痛地從皮膚上收集間質液的微針貼片。由微針采集的液體經過生物標志物提取、離心、樣品加載和分析等多個步驟,以檢測生物標志物。Srikanth Singamaneni、Mark Prausnitz及其同事想要簡化這一過程,以便通過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直接分析皮膚貼片采集到的間質液,這種技術通過觀察納米材料如何散射光來檢測和量化分子。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含有9根微針的皮膚貼片,每根微針的直徑約為人類頭發的直徑,長度不到1毫米。該裝置還包括一條等離子體紙,其中包含涂有帶負電荷聚合物的金納米棒,該聚合物可以吸引模型分析物(一種帶正電荷的染料)。研究人員將染料注入實驗鼠的血液中,然后將貼片貼在它們的皮膚上。染料進入間質液并從那里進入裝置。該團隊用表面增強拉曼散射對等離子體紙進行分析。新方法可以像以前的多步驟方法一樣靈敏地檢測染料,但所需的時間和精力則少得多。
-
貼片
+關注
關注
10文章
883瀏覽量
37025 -
微流控
+關注
關注
16文章
542瀏覽量
18974
原文標題:無痛皮膚貼片收集液體用于診斷測試
文章出處:【微信號:Micro-Fluidics,微信公眾號:微流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