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每半年左右推出新品的慣例,繼去年底發布nova 4后,華為今天(6月21日)在武漢正式發布了nova 5系列新機。
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在介紹新機之前隆重宣布,截止5月30日,華為手機年度全球發貨量達1億臺,實現這一目標僅用了149天,較去年提前了49天,而且是在遭遇打壓的情況下實現。何剛表示,這源于華為堅持以創新領跑行業的理念,他并表示,在創新技術上,華為將更加專注軟硬件協同,如年初推出的方舟編譯器,圍繞用戶體驗,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麒麟810登場亮相
nova 5最大的亮點在于其搭載了華為最新推出的麒麟810。何剛透露該芯片兩年前就已規劃,以滿足兩年后的需要。和華為旗艦的麒麟9系相比,麒麟8系定位在高端應用,而810和980一樣采用了7nm制程工藝。目前,全球采用7nm制程工藝的手機SOC芯片(已出貨)只有四款:蘋果A12,高通驍龍855,華為麒麟980和麒麟810,四占其二,華為是目前唯一擁有兩款7nm制程SOC的公司。
何剛將麒麟810的AI性能特點總結為三個:能效好、算子多(支持數量達240+)和精度高(半精度FP16和量化精度INT8都是業界領先),由于采用了華為自研的達芬奇架構(魔方)的NPU,其AI算力也有著很高的表現。
在CPU上,麒麟810采用了2個定制A76(2.27GHz)+6個A55(1.88GHz)的大小核結構,從華為公布的數據看,單核跑分高出曉龍730 11%,多核高出13%,而在微信、QQ等一組APP冷啟動時間對比上,也都比曉龍730的用時少。
GPU是決定手機畫質性能的關鍵,麒麟810采用了定制的Mali-G52,針對游戲場景進行了深度優化,在1080P曼哈頓離屏和霸王龍離屏性能測試中,麒麟810分別較曉龍730高出44%和15%。該GPU搭載了980中采用的Gaming+技術,可以使游戲能夠穩定地保持在高幀率,并加快CPU、GPU和內存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同時提升游戲畫質(60FPS的HD畫質)、清晰度等,從而顯著優化游戲體驗。
在影像處理上,麒麟810采用了IVP+ISP模式,在像素處理、白平衡算法、增加DE模塊和增加RAW域降噪以及深度信息模塊和畸變矯正的支持上都進行了升級。
機型功能和特性
作為主打年輕女性用戶市場的手機,nova 5系列延續了其在顏值、拍攝和影像方面的升級路線,不少旗艦機型的功能特性也體現在新機上。
圖:nova 5系列延續了其在顏值、拍攝和影像方面的升級路線。
圖:華為手機色彩美學設計中的情感元素
nova 5采用6.39英寸FHD+OLED屏(水滴),前置鏡頭為索尼3200萬像素直出高清鏡頭(f/2.0,支持四合一等效像素1.6um)。后攝為四個鏡頭,分別是16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4800萬像素高清鏡頭、200萬像素微距鏡頭和200萬像素景深鏡頭。其中4800萬像素高清鏡頭采用1/2英寸超大感光元件,f/1.8大光圈,具有硬件級AI引擎和旗艦版配置的ISP。這一配置能滿足Vlog應用中的HDR、防抖、色彩和制作上的需求。
在美顏功能上,nova 5提供8種主流臉型黃金參數,對蘋果肌、嘴唇、臥蠶、眼角等部位進行專屬特征優化,并采用先磨皮后回疊的方式來保留皮膚細節。這個功能對于想美顏又不想太失真的自拍控而言十分實用。
高對比拍攝能力主要是優化高光和逆光場景,nova 5采用了P30配置的AI HDR+技術,通過對曝光和色彩分層優化并對多幀圖像進行合成解決過曝和逆光問題。而在暗夜人像拍攝上,也通過AI引擎來識別夜景和人像進行不同的優化,通過高感光人像算法進行像素級別的重構以得到更好的人像。
圖:nova 5的專業人像模式樣張
在軟件系統方面,nova 5同樣采用了華為超級文件系統(EROFS,在P30中有采用),隨機讀性能提升了20%,壓縮算法可節省14%的系統空間,該系統為只讀設計,加強了系統安全性。同時,nova 5也采用了華為的方舟編譯器,提高了安卓程序的運行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nova 5采用了華為的40W超級快充技術,15分鐘即可充電50%,30分鐘充電85%。何剛表示,截止目前,全球已經有1千多萬用戶使用華為40W快充手機。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2瀏覽量
253001 -
nova
+關注
關注
0文章
33瀏覽量
9516 -
麒麟810
+關注
關注
1文章
78瀏覽量
873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蘋果、小米紛紛押注AI手機!3nm SoC需求看漲,哪些芯片廠商最先獲益?
電子發燒友原創? 章鷹 ? 從9月開啟,蘋果、小米、Oppo、Vivo、榮耀新機盡出,最近業界頻傳華為旗艦機Mate70也將壓軸于11月底上市,內建自研芯片麒麟9100、原生
國產化率不足5%!國產7nm座艙芯片最新有哪些突破?
發展的關鍵增長點。 ? 6月,長城汽車發布新一代智能座艙系統Coffee OS3,采用了高通8295芯片,CPU算力較上一代系統提升2.1倍,GPU算力提升2.8倍;而上半年比亞迪漢榮耀版銷售頗旺,這款車型采用配備了智能座艙高階版-DiLink 100,
今日看點丨 傳蘋果2025年采用自研Wi-Fi芯片 臺積電7nm制造;富士膠片開始銷售用于半導體EUV光刻的材料
1. 傳蘋果2025 年采用自研Wi-Fi 芯片 臺積電7nm 制造 ? 行業分析師郭明錤(Ming-Chi Kuo)在X上發帖表示,蘋果將在2025年下半年的新產品(例如iPhone 17)中計
發表于 11-01 10:57
?889次閱讀
華為nova 13系列發布:全新動態臻彩屏與影像升級
10月23日,華為在原生鴻蒙之夜暨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上,正式推出了備受期待的新一代潮流新機——華為nova 13系列。這款
所謂的7nm芯片上沒有一個圖形是7nm的
最近網上因為光刻機的事情,網上又是一陣熱鬧。好多人又開始討論起28nm/7nm的事情了有意無意之間,我也看了不少網上關于國產自主7nm工藝的文章。不過這些文章里更多是抒情和遐想,卻很少有人針對技術
蘋果10月將發布iPad mini 7及搭載M4芯片的新Mac系列
多方消息源指出,蘋果計劃在10月份舉辦一場盛大的新品發布會,屆時將揭曉包括新款iPad mini 7、搭載M4系列芯片的MacBook Pro、iMac以及全新設計的Mac mini等
迅為RK3588開發板運行openkylin麒麟系統
Android13系統
性能強--iTOP-3588開發板采用瑞芯微RK3588處理器,是全新一代ALoT高端應用芯片,采用8nm LP制程,搭載八核64位CPU,四核Cortex-A76和四核
發表于 08-19 10:38
華為首款nova系列折疊屏nova Flip即將發布
今日,華為震撼揭曉nova系列首款折疊屏力作——nova Flip的璀璨登場日期,定于8月6日盛大發布,為全球科技迷及潮流追隨者呈獻一場前所未有的創新盛宴。尤為值得關注的是,
臺積電產能分化:6/7nm降價應對低利用率,3/5nm漲價因供不應求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以及最新的市場觀察,臺積電在6/7nm與3/5nm兩大制程節點上的產能利用情況及價格策略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勢。
RK3568J“麒麟”+“翼輝”國產系統正式發布,“鴻蒙”也正在路上!
本帖最后由 Tronlong創龍科技 于 2024-7-19 17:16 編輯
RK3568J ”麒麟“ + “翼輝”國產系統正式發布
近期,創龍科技RK3568J全國產平臺(國產化率100
發表于 07-09 11:44
存內計算——助力實現28nm等效7nm功效
可重構芯片嘗試在芯片內布設可編程的計算資源,根據計算任務的數據流特點,動態構造出最適合的計算架構,國內團隊設計并在12nm工藝下制造的CGRA芯片,已經在標準測試集上實現了和
華為MatePad 11.5英寸S平板電腦搭載兩種芯片
柔光版搭載麒麟9000WL芯片,擁有8核心12線程,2個Hisilicon 2487MHz,6個Hisilicon 2150MHz以及4個ARM Cortex-A510 1530MHz;而靈動款則
華為Pura 70系列手機在馬來西亞開啟預售,采用麒麟9010處理器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國內的華為商城,馬來西亞版的華為商城明確列出了三款機型所配備的處理器型號。具體來說,華為Pura 70 Ultra和華為Pura 70 Pro均
2024年全球與中國7nm智能座艙芯片行業總體規模、主要企業國內外市場占有率及排名
、產量、銷量、需求量、銷售收入等數據,2019-2030年)
第4章:全球7nm智能座艙芯片主要地區分析,包括銷量、銷售收入等
第5章:全球7nm智能座艙
發表于 03-16 14:52
華為Mate 70系列搭載全新麒麟5G芯片實現性能飛躍
在Mate 60 Pro上,華為將自研的HarmonyOS 4與麒麟5G平臺深度整合,流暢度超乎預期。
發表于 02-22 09:38
?1762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