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全部零部件實現國產化
機器人展開機械臂,自主掃描環境,準確識別導線,精準定位接火位置,剝切導線絕緣層,精準完成接引線作業,....
進一步開拓工業機器人市場 埃斯頓擬定增募資不超過8億元
近日,埃斯頓發布了《2021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并募集資金不超過8億元,用....
自動化駕駛又一巨頭擠入 微軟領投Cruise的新一輪20億美元融資
上個月,Cruise開始在舊金山測試汽車,那是首次車上未配備人類駕駛員。 Cruise是一家機器人出....
2020年我國工業機器人成功扭轉困境的原因是什么
作為無人化、智能化時代最先崛起的新產業之一,近些年工業機器人在我國的發展有目共睹。自2013年以來,....
博智林機器人劉震:打造高層次人才隊伍布局先進制造業的經驗
作為碧桂園集團旗下的初創型企業,博智林機器人副總裁劉震分享了打造高層次人才隊伍布局先進制造業的經驗。....
超級高效的水母機器人 可以安全地探索瀕危的珊瑚礁
英國科學家推出了一款機器人,它的靈感來自水母的外形和微妙的水下運動,可以讓它安全地探索瀕危的珊瑚礁。....
天津科技創新券發力 啟動2020—2021年度科技創新券有關工作
為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動優質科技資源開放共享,降低企業創新投入成本,促進產學研合作....
田偉院士:放棄替代,機器人應該是醫生的助手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寇曉雯)“‘機器人’起源于人類浪漫主義思維的放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生物醫....
易思維獲得了特斯拉新全球生產基地的在線測量設備訂單
從2016年成立至今,易思維始終深耕于汽車制造,在國內汽車制造機器視覺應用領域已連續三年穩居行業前列....
美媒:美軍給機器人加“肌肉” 將為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服務
參考消息網1月6日報道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2020年12月31日發表了題為《雖稱不上“終結者”但....
“絕影”機器狗get新功夫:無論推倒還是踢翻,都能自己學著站起來
? 去年年底,波士頓動力發布的機器人組團載歌載舞賀新年的視頻賺足了全球觀眾的眼球。這幾天,江西圖書館....
機器人吵架實為人工語音:目前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做出AGI
兩個圖書館里的機器人偶遇在一起,開啟“互懟”模式,結果一個來向另一個求和,自己又生起氣來,它們兩個奇....
微軟有望開發出一種開創性的AI,可實現與過世的親朋“說話”
據英國媒體LADbible網1月6日報道,微軟(Microsoft)有望開發出一種開創性的人工智能A....
無人機、機器人齊上陣 助力天津電網平穩運行
受寒潮影響,天津電網負荷持續攀升。1月7日17:49,天津電網最大負荷創歷史新高,達到1616萬千瓦....
天大團隊獲2020世界機器人大賽雙冠軍
近日,2020世界機器人大賽-BCI腦控機器人大賽公布成績,天津大學自動化學院高忠科教授團隊和騰訊天....
超重載AGV行業引領者天津朗譽參加上海寶馬工程機械展
兩年一屆的bauma CHINA 2020(上海寶馬工程機械展)于11月24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
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給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重新行走帶來希望
11月30日,在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家康復中心,患者使用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進行康復訓練。 外....
到2025年機器人將完成人類一半的工作任務
世界經濟論壇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25年機器人將完成人類一半的工作任務,結果可能導致不平等的加劇。 ....
智慧醫療產業技術推介交流會在天津成功舉辦
11月27日,由中科院計算所天津分所、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天津工程技術研究院主辦,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西....
又一座機器人“超級工廠”在上海開建 預計實現年產值達100億元
又一座機器人“超級工廠”在上海開建。12月2日,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項目開工奠基儀式在上海機器人產....
中瑞士聯合研制的四足機器人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
記者23日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科)獲悉,由中國電科機器人有限公司(中國電科21所)和瑞....
上海交大開發仿生飛行機器人避障系統
中國航空報訊:在開發機器人系統和計算工具時,計算機科學家經常從動物或其他生物系統中獲取靈感。事實上,....
日本一家特殊的咖啡店:機器人隊伍服務客人
參考消息網11月12日報道西媒稱,在日本,機器人成為勞動力市場中的一種潛在解決方案。如果最終通過測試....
日本ZMP開發的送貨機器人在東京市區進行測試
日本郵政自動送貨機器人「DeliRo」正在進行公路測試,東京。11月11日,日本機器人技術公司 ZM....
小蠻驢物流機器人初次上崗,11天節約1萬小時取件時間
如果純機器人送包裹,速度是更快還是更慢?你想知道答案嗎?11天、27棟樓、3萬包裹,阿里物流機器人交....
高交會:各種與機器人相關的應用場景引關注
萬物互聯時代,機器人越來越聰明,使用正變得廣泛。有中國科技第一展之稱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