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越來越多地進入普通家庭。由于各種突發性道路交通事故與汽車盜竊案件的頻繁發生,人們對汽車安全與防盜的關注度也日益提高。開發和研究汽車安全與防盜系統,是確保行車安全和防止盜竊的有效技術措施。與傳統單個獨立汽車胎壓監測系統和汽車遙控無鑰匙進入系統相比,本系統的特點是,將胎壓監測系統與遙控無鑰匙進入系統進行整合,有效地實現了射頻(RF)模塊的復用,不僅節約了硬件開銷,也提高了系統的集成度。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汽車安全防盜系統的設計方案。在射頻通信上,該系統采用434 MHz 的UHF 頻段與125 kHz 的LF 頻段相結合的方法,實現了系統胎壓監測、遙控門鎖和發動機防盜鎖止等功能。調試結果表明,該系統提高了汽車的防盜性與控制性,節約了系統空間,降低了生產成本,優化了車身網絡。
基于RFID 技術的汽車安全防盜系統
射頻識別技術(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汽車安全防盜系統采用射頻識別技術,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RFID 技術采用射頻傳輸,可以透過外部材料讀取芯片數據,實現非接觸操作。通信數據使用加密算法對數據進行加密,實現數據安全存儲、管理及通信。隨著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子芯片集成度的提高,RFID 系統成本也在不斷地降低,加快了智能化在汽車電子行業中的推廣與應用。智能汽車安全防盜系統由輪胎發射模塊、遙控鑰匙模塊和基站模塊組成。對RFID 系統來說,收發頻率大小決定了射頻識別系統的識別距離、電路實現的難易程度以及硬件設計成本。在汽車安全防盜設計中,125 kHz 等低頻(LF)頻段用于近距離、低速度,數據量要求較少的汽車引擎防盜系統的識別;434 MHz 等超高頻(UHF)頻段則用于遠距離的射頻通信系統(汽車輪胎壓力監測系統與遠程無鑰匙進入系統)的識別。
輪胎模塊電路
輪胎模塊由輪胎狀態的數據采集與發射電路組成,如圖2 所示。
輪胎模塊電路采用FREESCALE公司的智能嵌入式傳感器MPXY8300.該系列傳感器集成了該公司的低功耗S08 核,內含512 字節RAM和16 KB Flash,同時還集成了低功耗電容式壓力、溫度傳感器和單通道的低頻輸入接口。其RF發射支持315 MHz 和434 MHz 兩種載波頻率,并可通過編程配置使寄存器為幅移鍵控(ASK)或頻移鍵控(FSK)調制方式。它還集成了電荷泵功能,當電池電壓較低時,可提高RF 發射部分供電電壓,從而使其仍能達到一定的R F 發射強度。MPXY8300 是一款將壓力溫度傳感器、8 位微控制器(MCU)、RF 發射器和雙軸(XY)加速器全部集成到一個片上的系統級芯片(SOC)。MPXY8300 壓力測量范圍:轎車100~800 kPa,卡車100~1 400 kPa,溫度測量范圍:-40~125 ℃。
鑰匙模塊電路
鑰匙模塊芯片采用NXP 公司生產的PCF7961。PCF7961是一個基于低功耗8位MRKII架構的精簡指令集(RISC)處理器,它集成了UHF發射器與LF頻收發器的芯片。這種芯片能夠完成射頻發射和應答器低頻通信認證,適合于機動車輛遙控防盜裝置。它采用快速相互鑒別算法,使用隨機數字、密鑰和口令,具有靈敏度高(遠距離)和鑒別時間短(39 ms)的特點。PCF7961 還提供了出廠時已經固化了的32 位身份識別碼(ID)。圖3 是鑰匙模塊的電路原理圖。
基站模塊電路
基站模塊主要由射頻接收電路、低頻收發電路、主控芯片MCU、LIN 接口以及人機接口組成。射頻接收電路采用FREESCALE 公司的UHF 射頻接收芯片MC33596,完成信號解調和數據曼切斯特解碼后,將數據傳送到基站主控芯片MC9S08DZ60,進行數據處理(RKE 數據解密)和指令執行。低頻收發器采用NXP公司生產的PJF7992.PJF7992集成了所有必需的功能方便讀寫應答器,基站微處理器通過PJF7992 帶有的LIN串行接口控制PJF7992 和應答器之間的通訊。基站主控芯片采用F RE E SC A L E 公司生產的MC9S08DZ60,它可以通過SPI 串行總線對射頻接收芯片MC33596 參數進行配置與通信。MC9S08DZ60 內部集成了2 個SCI(LIN)模塊,可通過一路LIN 總線實現對低頻收發芯片PJF7992 的控制,另一路LIN總線實現對發動機電控單元(ECU)與門控相關執行機構傳送命令。在汽車安全防盜系統中加入LIN總線接。
電子發燒友網技術編輯點評分析: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RFID 技術的汽車安全防盜視覺系統,在試驗臺上完成了相關的功能調試,實現了輪胎壓力監測,遙控門鎖和發動機防盜鎖止功能等,在系統中加入了LIN 總線接口,可使該系統能夠與汽車內部其他電子控制系統共享數據與控制信息,極大地提高了系統的靈活性與安全性、節約了系統空間、降低了生產成本,將會在汽車電子領域具有較廣的應用前景。
大家如有問題,歡迎在評論處討論。
——電子發燒友網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智能照明技術資料匯總——用你的設計智慧點亮智能照明之燈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