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龍820
Qualcomm驍龍820處理器專為提供創新用戶體驗的頂級移動終端而設計,Adreno 530 GPU 、Hexagon 680 DSP和Kryo CPU一起構筑了驍龍820之異構計算“鐵三角”;基于驍龍 820 處理器的終端于2016 年上半年上市。
驍龍820采用面向異構計算而設計的高度優化定制64位CPU——Qualcomm Kryo。Kryo采用最新14納米FinFET工藝制程,支持最高達單核2.2GHz的處理速度。Kryo是廣受歡迎的定制Krait CPU的延續——Krait CPU支持驍龍 800、801和 805處理器。與驍龍810處理器相比,Kryo CPU和驍龍820將帶來最高達兩倍的性能提升及功效提升。與驍龍820的其他異構組件結合后,Kryo能夠帶來卓越的用戶體驗、創新和效率,讓驍龍820成為Qualcomm Technologies迄今最具創新性的頂級移動處理器之一。
Kryo與Adreno 530 GPU和Hexagon 680 DSP緊密集成,針對高性能移動計算和最新的多媒體與連接性而設計。與Adreno 430相比,全新的Adreno 530 GPU功耗降低達40%,并且圖形和GPU計算性能提升達40%。同時,驍龍820處理器將首次搭載全新的14位Qualcomm Spectra圖像信號處理(ISP)單元,拍攝體驗進一步提升。
驍龍820集成全新Hexagon 680 DSP,在移動SoC計算效率基礎上實現用戶體驗創新,能夠很好的幫助驍龍820降低功耗,延長續航時間。Hexagon 680有兩項主要的新特性;第一,一個完全獨立的、用于傳感器處理的DSP,被巧妙地命名為“低功率島”(low power island),用于改善“始終開啟”用例中的電池續航時間,以及傳感器輔助定位。第二項特性是以Hexagon向量擴展(HVX)的形式為Hexagon DSP提供更新水平的功率。
除此之外,全新升級的驍龍X12 LTE調制解調器將集成于驍龍820處理器中,為頂級移動終端提供領先的4G LTE和Wi-Fi技術。X12 LTE下行支持Cat.12(最高傳輸速度達600Mbps),上行支持Cat.13(最高傳輸速度達150Mbps)。除了領先的LTE特性,驍龍820處理器還通過集成搭載Qualcomm MU | EFXMU-MI MO技術的Qualcomm VIVE 802.11ac以及利用多千兆比特的802.11ad、Wi-Fi的三頻技術,實現出色的Wi-Fi性能和連接體驗。
Quick Charge 3.0也將集成在驍龍820處理器之中,其充電速度是傳統充電方式的四倍,是Quick Charge 1.0的兩倍,比Quick Charge 2.0充電效率高38%;Quick Charge 3.0采用最佳電壓智能協商(INOV)算法,可以根據掌上終端確定需要的功率,在任意時刻實現最佳功率傳輸,同時實現效率最大化。另外,其電壓選項范圍更寬,移動終端可動態調整到其支持的最佳電壓水平。
驍龍 820處理器將成為首個提供Snapdragon Smart Protect技術的平臺,具備實時且內置于終端的機器學習能力,旨在準確且有效地偵測零日漏洞(zero-day)惡意軟件威脅,以保護個人隱私和終端安全。Snapdragon Smart Protect 是首個采用Qualcomm Zeroth技術的應用,通過一個先進的認知計算行為引擎,提供內置于終端的實時惡意軟件偵測、分類和成因分析,從而豐富了傳統的反惡意軟件解決方案。
Zeroth是Qualcomm Technologies的首個認知計算平臺,旨在增強終端用戶體驗,Zeroth平臺通過增加一系列關鍵移動體驗和認知能力而設計的終端智能,建立更直觀的體驗和更自然的互動基礎,包括:視覺認知、智能連接、直覺式安全、永遠開啟的感知、浸入式多媒體、語音和音頻識別和終端自然互動。
為更好地實現異構計算特性,驍龍820還支持Qualcomm Symphony System Manager。當有些處理器將系統管理完全交給CPU核心處理時,Symphony則旨在管理整個SoC的不同配置,從而選取最高效和最有效的處理器與專用內核組合、并以最低功耗,最快地完成任務。
麒麟950
麒麟950(Kirin 950)并不是簡單的CPU,嚴格的來說應該稱之為SOC芯片,包含了的CPU,還集成了GPU、ISP、Modem、DSP等組件。采用了臺積電16nm制程和A72架構,裝載Mali-T880 MP4 GPU。
2015年11月05日上午, 華為正式發布了麒麟950,韓國媒體首次披露了麒麟950處理器的分跑數據,整體性能十分強悍。
華為表示這款處理器已經于8月量產,預計華為Mate 8將成為首發機型。華為MediaPad M3搭載了麒麟950處理器,使得整機響應保持速度。
麒麟950有四顆Cortex-A53核心和四顆Cortex-A72核心,最高主頻達到2.3GHz,圖形處理器為ARM Mal
i T880,并且支持雙通道LPDDR4內存、UFS 2.0以及eMMC 5.1。同時這款處理器還裝載具i5協處理器,提供一顆Tensilica Hi-Fi 4獨立音頻DSP,且支持雙卡LTE Cat 6、USB 3.0、藍牙4.2以及最高4200萬像素攝像頭。
麒麟950處理器的跑分數據來看,這款處理器的Geekbench 3測試成績相當的優秀,其單核性能得分為1909,而多線程的分數則為6096,超過了810處理器和Exynos 7420。根據最新的跑分顯示,與最新的驍龍820和Exynos 8890相比差距仍比較明顯,特別是單核性能。
麒麟950 NEON指令測試雙線程并發讀寫帶寬達到了38GB/s,Exynos 7420最高只有23GB/s,驍龍810更是不過19GB/s。在單核性能方面,驍龍820要優于麒麟950,而在多核方面,麒麟950優于驍龍820。而GPU方面,驍龍則有絕對優勢。綜合的考慮,兩者各有各的優勢與劣勢。
驍龍820與麒麟950性能參數對比
換回高通自己的架構后,驍龍820性能果然了得,廠商也是長出了一口氣,畢竟驍龍810太坑爹。
驍龍820基于三星14nm工藝制程,采用了高通自主設計Kryo架構(64位),而從今天它安兔兔6.0的跑分來看,分數達到了131648,說是目前地球最強的恐怕一點都不過分。
驍龍820雖然只內置了四個核心,但更注重架構與單線程效率,高通的努力沒有白費。從網友送出的驍龍820的GeekBench成績來看,單線程超越了蘋果的A9,而多線程為5369分,的確很出色。
驍龍820一出,很多用戶不自覺的拿麒麟950跟其對比,畢竟后者之前一直霸占著安兔兔跑分榜的首位。從兩者的實際性能對比來看,差距主要在GPU上。
驍龍820
麒麟950
在Adreno 530的加持下,驍龍820(54435分)的3D性能得分是麒麟950(21493)的2倍多,UX圖形模塊上,驍龍820得分38327稍微領先麒麟950的33014。
回到CPU測試環節上,驍龍820的分數為31357,而麒麟950憑借八核心,略微占到了優勢,得分是33029,簡單點說就是,CPU驍龍820與麒麟950差異不大,拉開差距的是GPU。
此外,有網友還做了一個驍龍820與麒麟950 GPU對比圖(以最常用的GFXBench曼哈頓ES3.0離屏成績作為對比項),一同作對比的還有A9.三星7420等,從中可以明顯的看出,在曼哈頓ES3.0離屏成績中,Adreno 530居然達到了48.7fps,A9是39.3fps,而內置MaliT880 MP4的麒麟950是16.8fps。
在一年的時間里,手機旗艦處理器中的GPU,最低的和最高的性能相差高達5倍以上,可見GPU發展速度比CPU還要快一些,最后僅剩的懸念就是Exynos8890了。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