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 言
典型GPS接收機主要由4部分組成:天線、射頻前端、相關器和導航解算模塊。為保證GPS接收機的實時處理,關鍵的基帶信號處理模塊——相關器一般由專用集成電路來實現。對于軟件GPS接收機,其射頻前端模塊仍由硬件實現,基帶處理由軟件實現,其軟件平臺可以是數字信號處理器 (DSP),也可以是通用PC機。采集真實GPS信號,把數據存在普通PC的硬盤上,利用PC豐富的軟硬件資源進行軟件接收機設計開發,是當前GPS接收機發展的一個活躍的方向。為保證采集GPS數據的有效性,要綜合考慮的指標包括采樣率、量化位數、數據連續完好性等指標,這是選擇數據采集系統的依據。
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PCI總線的數據采集系統,利用ADLINK公司生產的PCI9820數據采集卡,實現對ZARLINK公司的射頻模塊GP2015輸出的中頻GPS數據的采集,數據存到硬盤上,以便后續的GPS基帶信號處理以及定位解算工作。數據采集處理系統框圖如圖1所示。
2、 PCI9820數據采集卡介紹
PCI9820 是一塊高速、高分辨率、高容量的PCI總線數據采集卡,配備兩路模擬輸入端,具備同步采集的功能。它提供60 MHz的內部時鐘基準,內部時鐘基準下,當兩組模擬輸入同時工作時,最高采樣率為60 MS/s,而外部鐘基準下可達到65 MS/s;而當選取一路模擬輸入,若啟用“乒乓”模式,內部時基下采樣率高達120 MS/s,外部時基下采樣率可以達到130 MS/s。
PCI9820 具備14 b的分辨率,14 b的A/D分辨率使得PCI9820在時域和頻域應用方面較為理想。輸入的范圍可由軟件選擇,提供-1~1 V或是-5~5 V兩種范圍。輸入阻抗可以通過手動跳線位于板卡背面的J6和J7,提供兩種選擇,分別為50 Ω和1 MΩ。
PCI9820 可以提供多樣的觸發選擇,觸發源包括軟件觸發、模擬觸發與數字觸發。模擬觸發功能提供多種觸發條件的選擇,數字觸發則提供上升沿觸發與下降沿觸發兩種選擇。可獲得的觸發模式有后觸發、預觸發、延時觸發和中間觸發。對于有極短暫間隔的連續觸發事件,可以用重復觸發模式獲取數據。在應用多卡同步功能時, PCI9820可以接受來自于SSI接VI及外部SMB接口的5 V/TFL數字觸發信號,并且多卡共用時鐘及觸發信號。
PCI9820延續凌華在DAQ-2000系列上的設計,提供自動校正功能,使用者只要通過一個軟件指令,就可以激活PCI9820上的自動校正功能,完成模擬輸入信道的校正工作,不需要任何繁雜手工操作。
PCI9820 在數字設計方面,采用標準的SODIMMSDRAM來儲存資料。因為PCI9820的單一信道所產生的數據流,已超過了33 MHz、32 b PCI總線的頻寬,所以數據在傳輸到計算機之前都記錄在板載SDRAM中,然后再通過總線控制DMA傳輸到主機內存中。當數據的速度超過PCI總線帶寬時,板卡上的內存容量相對就顯得重要。PCI9820的標準版本配備64 MB的內存,最高可支持到512 MB,可提供單一信道采集頻率達130 MS/s時,長達數秒的儲存空間。如果板卡的數據輸出小于PCI帶寬,PCI9820可以配置板載3k采樣數量的FIFO旁路SDRAM,完成直達主機內存的實時數據傳輸。在一個多用戶或者多任務操作系統中,單獨分配一塊大的連續的內存用于DMA傳輸是很困難的,所以PCI9820提供了聚散DMA功能,它能把分散的內存塊連接成一個互連的表列,從而可以不受分散小容量內存塊的影響實現大容量數據傳輸。其結構框圖如圖2所示。
3、 GPS射頻芯片GP2015簡介
GP2015 是ZARLINK公司生產的TQFP封裝的小型射頻前端芯片。GP2015提供一個低功率、低成本和高可靠性的GPS射頻前端解決方案。GP2015包括一個片上合成器、混頻器、自動增益控制(AGC)和一個提供符號和量級數字輸出的量化器,構成一個完整的GPS接收機射頻前端電路僅需要極少的外部元件。可以與12信道GPS相關器GP2021或者GP4020等GPS基帶處理器配套使用,適合C/A代碼全球定位的衛星接收機、時間標準、導航和測量的應用。
射頻前端主要由GP2015芯片及外圍濾波電路構成。GP2015的輸人信號是自天線下行,經前置放大器濾波、放大后的GPS信號 (L1波段為1 575.42 MHz)作為輸入信號與鎖相環頻率合成器產生的第一本振信號(1.4 GHz)混頻,經濾波得到差頻信號(175.42 MHz)。該信號與第二本振信號(140 MHz)混頻,經過聲表濾波器中心頻率選擇得到差頻信號(35.42 MItz)。該信號隨后進入中頻信號主放大器,這一部分由兩個AGC(自動增益控制)放大器和三級變頻器組成。信號首先經過AGC放大,然后與第三本振信號(31.11 MHz)混頻,經過低通濾波器選出中頻信號(4.309 MHz)。該中頻信號一路送往片內A/D轉換器,一路送往管腳1供測試使用。
在片內該中頻信號隨后進入A/D轉換器進行2 b量化后,模擬信號轉換為二位數字信號——符號和模(SIGN和MAG),分別表示輸出信號的極性和幅度值,它們來自于中頻模擬信號通過比較器比較之后實時輸出的比較結果。比較結果的輸出被基帶相關器提供的時鐘信號(5.714 Mttz)鎖定,鎖定后使4.309 MHz的信號變頻到1.405 MHz的數字信號。該數字信號輸出給基帶處理器做進一步處理。
這里使用的是GP2015第一管腳的4.309 MHz的模擬中頻信號,送到PCI9820數據采集卡,按照一定采樣率,采集得到數字中頻GPS信號。
用GP2015 構建射頻模塊還包括外圍濾波器的設計,射頻濾波器的作用是濾除帶外干擾,特別是濾除1 224.58 MHz的鏡像噪聲,避免射頻前端第一級混頻器過載。該濾波器還有助于對900 MHz的移動電話所帶來的干擾進行濾除。射頻濾波器引入的插入損耗需要由LNA前置低噪放大器做出補償。
4、采樣方案及信號頻譜分析
4.1 采樣方案
GP2015 輸出4.309 MHz的模擬中頻信號,而GPS的C/A碼帶寬為2.046 MHz,因此GPS信號所占頻帶為3.286~5.332 MHz,中頻信號的最高頻率為fH=5.332 MHz。按照Nyquist低通采樣定理,當采樣頻率fs≥2fH時,就能夠從采樣后的數據中無失真地恢復出原來的信號,信號在時域的采樣等效于在頻域的周期延拓,使fs≥2fH就是為了保證采樣后的信號頻譜不重疊,因此可知采樣頻率最低為fs=10.664 MHz。但采樣頻率越高,后端數字基帶處理的數據處理量就越大,對實時處理GPS信號帶來了困難。所以工程實際中經常使用帶通采樣技術,降低采樣率,有利于簡化硬件、降低成本,同時減輕后續數據處理的壓力。
對于GPS中頻帶通信號,其帶寬為B=2.046 MHz,只要取fs≥2B的某些值,就可以保證采樣后的信號頻譜不重疊。這種采樣方式就稱為帶通采樣(Band-Sampling),又叫欠采樣(Under-Sampling),帶通采樣頻率fs可由下式確定:
當n=2時,fs范圍:5.332 MHz≤fs≤6.572 MHz,因此在工程實際中,與GP2015配套的基帶芯片GP2021(GP4020)提供的采樣時鐘頻率為5.714 MHz,欠采樣得到1.405 MHz的數字中頻信號。
PCI9820 采集卡的內部時鐘基準為60 MHz,可在軟件中設定對其進行整數比率的分頻,即fs=60/n,n為整數,我們取n=10,得到采樣頻率fs=6 MHz,按此頻率對GPS中頻信號采樣得到1.691 MHz的數字中頻信號。實驗中還采用低通采樣頻率fs=12 MHz進行對比實驗。
4.2 PCI9820雙緩沖數據采集模式
在DOS 環境下,一次DMA或中斷方式采集數據通常不能超過640 kB。在Windows環境下,一次DMA的數據量依賴于板卡的PCI控制芯片的尋址范圍和系統物理內存大小,雖然可能很大但仍無法實現較長時間實時數據采集功能,而PCI9820提供的雙緩沖模式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雙緩沖一個是循環緩沖,一個是用戶緩沖。循環緩沖又分成兩個部分。采集的數據先寫入循環緩沖區,當半滿時,循環緩沖區的前半部分寫入到用戶緩沖區中。采集的數據繼續向循環緩沖區的后半部分寫入。當循環緩沖區全寫滿時,循環緩沖區的后半部分數據再寫入用戶緩沖區中,此時,采集的數據會繼續寫入循環緩沖區的前半部分。如此反復,每半滿一次,循環緩沖區的前或后半部分就會被寫到用戶緩沖區中去,從而達到連續高速采集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雙緩沖方式涉及到內存的頻繁讀寫,因此當采樣速率很高或是系統任務很繁忙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數據丟失現象。
4.3 采樣信號分析
按照前面介紹的采樣頻率方案以及PCI9820的雙緩沖數據采集模式,我們對GP2015的中頻信號進行采集,數據存在計算機硬盤上,在Matlab軟件平臺下對這些數據進行時頻分析,并進行捕獲跟蹤處理。
結果表明當采樣頻率為6 MHz和12 MHz時,數據連續可靠,為后續軟件基帶處理提供了真實可靠的數據。圖3,圖4分別為采樣頻率為6 MHz和12 MHz的信號頻譜圖,圖5為以6 MHz進行采樣的數據進行相關捕獲運算,得到的9號衛星捕獲結果圖,表明數據完好可用。
5、 結語
利用PCI9820高性能數據采集卡和GP2015射頻模塊構建的GPS數據采集系統,利用該系統實現了對GPS信號長時間連續采集,并對數據進行了分析處理,結果表明數據連續完好,可用于后續基帶處理,實現了軟件GPS接收機,也為其他帶通信號的采集處理提供了參考。
責任編輯:gt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