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IoT)邊緣計算側能力和網絡連接能力的提升,終端產品越來越可以自主進行一些決策性工作。與此同時,對于物聯網中另外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傳感器,也有了更多的要求。
傳感器可以提供準確有效的現實數據,是物聯網操作的基礎元件,如果把物聯網生態系統比喻成人的話,處理器相當于大腦,網絡通信相當于神經,傳感器則相當于人的眼睛、耳朵、鼻子以及皮膚等,通過感知獲得對大自然的認識。
利用好物聯網技術可以加速對客觀世界的改造,比如垃圾收集車,大多數卡車都有每周清空垃圾箱的固定路線和時間表,而無論它們是否已滿。如果將超聲波傳感器結合到垃圾箱的設計中,它可以為廢品回收公司提供垃圾量的數據,從而相應地優化垃圾收集路線。
類似地,在工業環境中,不同傳感器使用和組合可顯著改善其響應性和靈活性,以及增加總體正常運行時間。在工廠中,傳感器可以監控振動和溫度,從而判斷電機的健康狀況,并進行預測性維護。
傳感器類型
根據具體應用不同,場景不同,需要選擇合適的傳感器,如下列出了主流的傳感器類型,你看看都認識嗎?
物理位置和運動傳感器。這些傳感器非常適用于接近感應,線性和角度感應以及用于檢測運動和方向的加速度計(例如,在移動電話中)。位置傳感器還可用于電機控制和機器人應用。
光傳感器。這些類型的傳感器可以集成到廣泛的應用中,從簡單地知道何時在建筑物或車輛中打開和關閉燈,到用于工廠自動化的復雜機器視覺系統。
流體和氣體傳感器。對于工業過程控制環境,流體和氣體傳感器測量諸如水平面,壓力和流量的參數,并檢測潛在的故障狀況。
溫度傳感器。除了家庭,汽車和樓宇自動化環境中的加熱和通風系統外,溫度傳感器還可用于各種行業的過程監控和控制。
力、沖擊和振動傳感器。這些傳感器為工業監控系統提供了寶貴的數據,應用于汽車,運輸和航空航天應用等。
超聲波傳感器。這些傳感器通常用于距離測量,特別是機器人。
電氣或電流傳感器。電流傳感器可以優化電源單元的效率或電機控制系統的性能,同時它們還可以檢測電機和驅動系統中的問題。
磁傳感器。它們非常適合在汽車行業的惡劣環境中提供位置和轉速信息。
傳感器指標
在設計“智能”系統時,選擇合適的傳感器至關重要,每類參數對于不同的傳感器和不同的應用場合,需要具體考量。
靈敏度(Sensitivity)。定義為輸出特性曲線的斜率,或者更一般地,定義為產生可檢測的輸出變化物理參數的最小輸入值。
靈敏度誤差(Sensitivity error)。偏離特征曲線的斜率。
范圍(Range)??蓽y量的參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動態范圍(Dynamic range)。信號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比值。
準確度(Precision)。測量再現性程度。
分辨率(Resolution)。傳感器可感受到的被測量的最小變化的能力。。
正確率(Accuracy)。在真值附近正負三倍標準差的值與量程之比,是指測量值與真值的最大差異。
偏移(Offset)。在應該為零時存在的輸出,或者在某些特定條件下實際輸出值與指定輸出值之間的差值。
線性度(Linearity)。傳感器的實際測量曲線偏離理想曲線的程度。
滯后(Hysteresis)。衡量換能器能夠跟隨輸入參數變化的程度,而不管進行變化的方向如何。
響應時間(Response time)。傳感器輸出在正確新值的公差帶內從其先前狀態變為最終穩定值所需的時間。
動態線性(Dynamic linearity)。衡量傳感器跟隨輸入參數快速變化的能力。
其他需要注意的
傳感器的接口也需要注意,因為通常情況下,傳感器要直接和微控制器或處理器相連。用于物聯網應用的接口傳感器相對簡單,實際上只有三種類型的輸出:模擬,調制或數字。調制輸出使用諸如脈沖寬度調制(PWM)之類的技術,數字輸出則利用SPI或I2C等行業標準數字接口。
此外,功耗高低也是傳感器的重要指標之一,因為有些IoT場合需要一顆電池終身供電或者利用能源收集等方式。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