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襲來,空氣凈化器火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不管是傳統大品牌還是初創企業,很多廠家們“聰明”的在空氣凈化器前面也加上了智能二字,好像變成了不智能你就不好意思出來凈化空氣。
聯接WiFi、APP遠程操控、自動檢測系統、自動啟動系統,凈化器們在智能這一概念上各顯神通,而某款空氣凈化器號稱智能的原因僅僅是其能夠運行八小時后自動智能關機。
迄今為止,尚未有一款主流的智能空氣凈化器產品真正橫掃大眾市場,眾多企業希望靠一款空氣凈化器搶占“智能”噱頭,想獲得更多的用戶關注無可厚非,但如何讓用戶更加方便的使用才是智能產品的最終目的,不然很可能“過把癮就死”。
聯上WiFi就是智能?
“老產品裝上WiFi模塊,自己再做一個手機APP,能夠達到遠程控制就開始稱自己是智能的了”,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評價目前市場上的智能空氣凈化器。
確實,目前大部分的智能空氣凈化器都會做自己的APP,并且用戶可通過手機App遠程控制空氣凈化器。而格調稍微高一些的空氣凈化器,則還會使自己的產品可以測試空氣中的PM2.5等各項指標,同時反饋到你的手機上。
而在很多人看來,這些并不能算是智能,家住北京朝陽區的孫鵬花了數千元上個月買了一臺智能空氣凈化器回家,到貨當天很多同事都覺得很不錯,他回到家后也擺弄了一個小時。在一周內,他每天回家都要看看家中的空氣質量數值,如果數值高了就打開凈化器。
“說是智能,也就那么回事,我也就新鮮了幾天,現在回家天氣好就不開(凈化器),有霧霾就打開,很少看數值什么的了”,孫鵬說,作為一個智能設備愛好者,每天手機上推送太多東西,看都看不過來,更不要提仔細看空氣質量了。而遠程控制,在他看來更是雞肋,基本就沒怎么使用過。
孫鵬最近又盯上一款新的智能空氣凈化器,準備買下來送給自己的岳父岳母,“聽說這機器能自動識別空氣質量并且自動開機,這可能才能算是稍微有點智能了吧”。
在百科,對于智能的定義如下,智慧的結果就產生了行為和語言,將行為和語言的表達過程稱為“能力”,兩者合稱“智能”。作為一款智能設備,如果沒有自主行為,無法自主傳遞信息,也就稱不上是真正的“智能設備”。
HEPA網是否該棄用
PM2.5 是空氣污染最大的兇手,而凈化器的核心功能也就是過濾PM2.5。目前空氣凈化器行業所使用最多的是HEPA(高效空氣過濾網)和靜電吸附式兩種方式來過濾空氣中的PM2.5。HEPA過濾網的凈化器價格比較低,而又需要使用者定期更換,相對麻煩。靜電吸附式凈化器則價格較高,但不需要更換過濾網。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的廠家,其智能空氣過濾器裝置大部分還是使用HEPA過濾裝置,并標榜自己的產品是國際先進水平或21世紀最新科技產品,又或是進口貨。而實際上,HEPA標準1945年起源于美國。我國大約在上個世紀60年代引進了HEPA技術,這并不是什么高科技。
在業內人士看來,無論廠商們如何在硬件配備上大做文章,空氣凈化器核心組件都主要是由四個部分構成——一是塑料件(即外殼),二是過濾網,三是電機,四是電控部分。HEPA網業內的標準價格基本也就在100元左右。而電機部分則相對更簡單,所以一些簡單的HEPA凈化器的價格都比較低,只有幾百元。
作為智能空氣凈化器,動輒一千多元到五六千元的價格,卻有一大部分智能空氣凈化器使用了HEPA過濾裝置。以TCL聯手360 推出的智能空氣凈化器T3空氣衛士為例,價格在1800元左右,除去過濾裝置,其Wifi聯接,APP遠程操控等智能附加值不可謂不高。
靜電吸附技術在近年來已經可以做到不釋放臭氧,也就不會影響到人們的健康。但同時,使用靜電吸附式過濾的凈化器價格又比較偏高,比如德國Dream Maker的智能空氣凈化器,采用靜電吸附技術,價格則要達到6000元左右。
相對于普通空氣凈化器,智能版本的面向人群應當對生活的品質要求更高,而大量智能空氣凈化器價格也不低,動輒都要2000左右,采用HEPA網過濾PM2.5未免顯得有點“掉價”。
簡單化而不是復雜化
昨天,記者現場體驗了一下來自德國的Dream Maker,雖然其能夠提供多種過濾方式與空氣中的具體污染數值,但大量的操控按鈕和數值顯示被堆放在一個小屏幕上,復雜到一個人比較難立刻清楚其操作方式。
目前,智能空氣凈化器仿佛走向了一個極端,無論是遠程操控,還是數值推送,大部分產品的功能都越來越多,多到我們的父母可能都很難掌握這款大眾家用電器。
專注于空氣凈化領域的朗空科技創始人劉銳對智能空氣凈化器的理解是,第一設備的使用、顯示和交互要擬人化,而不是機械的、數字的。第二要具備對環境的自主自動感知,自主自動學習,自主自動凈化的能力,就像人器官的延伸。
Google億美元收購了Nest,促使了包括智能空氣凈化器國內一大批智能電器創業熱潮,但Nest最精髓的產品“恒溫器”卻鮮有國內廠家進行嘗試。
恒溫器、煙霧報警器、空氣果、空調、空氣凈化器都應該屬于室內空氣系統的環節之一,如果能把多個智能設備整合到如Nest這樣一套系統中,通過一個App可以控制家中多個電器,也就實現了單個產品的簡單化。
Nest 近日推出了一項開發者計劃,并發布API(應用程序接口),希望吸引更多的開發者開發與恒溫器、煙霧器相關的軟件,打造自己的生態系統。而國內的海爾智能家居也陣營逐漸成型,可供智能空氣凈化器團隊選擇的生態系統也越來越多,多費一些時間,尋找一個可靠的生態系統或將成為智能空氣凈化器新的出路。
不以用戶體驗為目的的智能,都是耍流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