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也是我們中國企業的驕傲,華為今天能做到很好,我認為也是小米的貢獻,這樣顯得有點臉皮厚。華為的像素是向小米學習的,然后學習互聯網思維,但是他們的模型還是傳統模型,渠道模型。他們向小米學習怎么樣做用戶體驗,怎么學習這樣的商業模式,但是我覺得他們不是互聯網企業?!?/p>
雷軍坦承,小米現在走在谷底,2016年有點迷茫,“我都躺在地板上了,沒有人能擊敗我”。
小米用不到五年時間實現銷售100億美金,我們得承認這是一個偉大的商業奇跡!經歷高速發展之后,躺在地板上歇一會或貼地飛一段,本屬正常,社會應該給雷軍更多的理解和鼓勵,而不是落井下石。
但咔嚓不認同雷軍“今天任何低估互聯網的力量,都是很愚蠢的行為”的觀點。當互聯網高度發達到誰都可以用誰都會用的時候,互聯網就不再是一個產品結果,更不會是一個競爭壁壘。
所以,華為也很容易就看懂了,也學會了。華為是不是互聯網企業,其實并不是那么重要。
相反,想提醒雷軍的一點,倒是小米真有必要認真學學華為。
為什么呢?因為就咔嚓來看,小米現在還是雷軍一個人的戰斗,而華為是任正非通過管理系統來展開一場一場的戰爭。
今天貼一份8年前任正非在華為地區部年中述職會議上的講話,認真讀三遍,你會發現早在2008年,任正非就把未來10年華為的戰略、產品、管理、人才等想清楚說明白了,而從這些年華為發展的結果來看,也真的都驗證了,實現了。
任正非在講話中做了幾個判斷:
一、第四個時代是無線寬帶,華為終端必將崛起;將服務產品線提到戰略高度來規劃;硬件時代將要走向以軟件為中心的時代。
所以,華為敢于在手機芯片、服務產品等方面進行重金投入,飽和攻擊,因此也迎來了華為手機三分天下的格局。
二、任正非認為,單靠技術壁壘取勝的時代很快就要轉變成為靠管理取勝的時代,未來的競爭是管理的競爭,華為要在管理上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華為要切實落實前方指揮后方的管理思路。
所以,華為正在花大力氣通過IPD、ISC、IFS、LTC等強大的IT系統貫通全球的毛細血管,正在通過1000個CFO的培養、戰略預備隊的訓戰,實現前方呼喚炮火的“班長的戰爭”。這不是產品的互聯網,而是管理的互聯網。
三、華為沒能力做中間件,如果做不出來,系統就難以開放,而封閉的東西遲早都要死亡的。
所以,華為炸開了研發的金字塔、人才的金字塔,在全球設立46個創新中心廣泛進行產品合作,吸收全球的頂尖人才來一起做事。
這些,不僅是一種有預見的戰略判斷,更是一種胸懷全球的格局和氣度。
從雷軍整個演講和對話來看,咔嚓認為雷布斯對小米未來的思考確實是迷茫的,死抱“互聯網思維”走下去,終點也許就是墳場。
正如任正非所講“將來的競爭,不單單是產品比賽,而是管理競爭。商場就是戰場,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最后是綜合實力的較量?!崩总娫搶W學任正非了,包括管理,包括人才……
小米因華為不寂寞,華為因小米不孤單!不必小肚雞腸,不要妄自菲?。?br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