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電機工作原理動畫演示,同步電機工作原理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同步電機的介紹:同步電機,和感應電機一樣是一種常用的交流電機。
2、同步電機的工作原理:折疊主磁場的建立:勵磁繞組通以直流勵磁電流,建立極性相間的勵磁磁場,即建立起主磁場。
3、折疊載流導體:三相對稱的電樞繞組充當功率繞組,成為感應電勢或者感應電流的載體。
4、折疊切割運動:原動機拖動轉子旋轉(給電機輸入機械能),極性相間的勵磁磁場隨軸一起旋轉并順次切割定子各相繞組(相當于繞組的導體反向切割勵磁磁場)。
5、折疊交變電勢的產生:由于電樞繞組與主磁場之間的相對切割運動,電樞繞組中將會感應出大小和方向按周期性變化的三 相 對稱交變電勢。
6、通過引出線,即可提供交流電源。
7、折疊交變性與對稱性:由于旋轉磁場極性相間,使得感應電勢的極性交變;由于電樞繞組的對稱性,保證了感應電勢的三相對稱性。
永磁同步電機原理動畫,永磁同步電機結構圖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同步發電機為了實現能量的轉換,需要有一個直流磁場而產生這個磁場的直流電流,稱為發電機的勵磁電流。
2、根據勵磁電流的供給方式,凡是從其它電源獲得勵磁電流的發電機,稱為他勵發電機,從發電機本身獲得勵磁電源的,則稱為自勵發電機。
3、 一、發電機獲得勵磁電流的幾種方式 直流發電機供電的勵磁方式:這種勵磁方式的發電機具有專用的直流發電機,這種專用的直流發電機稱為直流勵磁機,勵磁機一般與發電機同軸,發電機的勵磁繞組通過裝在大軸上的滑環及固定電刷從勵磁機獲得直流電流。
4、這種勵磁方式具有勵磁電流獨立,工作比較可靠和減少自用電消耗量等優點,是過去幾十年間發電機主要勵磁方式,具有較成熟的運行經驗。
5、缺點是勵磁調節速度較慢,維護工作量大,故在10MW以上的機組中很少采用。
6、 2、交流勵磁機供電的勵磁方式,現代大容量發電機有的采用交流勵磁機提供勵磁電流。
7、交流勵磁機也裝在發電機大軸上,它輸出的交流電流經整流后供給發電機轉子勵磁,此時,發電機的勵磁方式屬他勵磁方式,又由于采用靜止的整流裝置,故又稱為他勵靜止勵磁,交流副勵磁機提供勵磁電流。
8、交流副勵磁機可以是永磁機或是具有自勵恒壓裝置的交流發電機。
9、為了提高勵磁調節速度,交流勵磁機通常采用100——200HZ的中頻發電機,而交流副勵磁機則采用400——500HZ的中頻發電機。
10、這種發電機的直流勵磁繞組和三相交流繞組都繞在定子槽內,轉子只有齒與槽而沒有繞組,像個齒輪,因此,它沒有電刷,滑環等轉動接觸部件,具有工作可靠,結構簡單,制造工藝方便等優點。
11、缺點是噪音較大,交流電勢的諧波分量也較大。
12、 3、無勵磁機的勵磁方式: 在勵磁方式中不設置專門的勵磁機,而從發電機本身取得勵磁電源,經整流后再供給發電機本身勵磁,稱自勵式靜止勵磁。
13、自勵式靜止勵磁可分為自并勵和自復勵兩種方式。
14、自并勵方式它通過接在發電機出口的整流變壓器取得勵磁電流,經整流后供給發電機勵磁,這種 勵磁方式具有結簡單,設備少,投資省和維護工作量少等優點。
15、自復勵磁方式除沒有整流變壓外,還設有串聯在發電機定子回路的大功率電流互感器。
16、這種互感器的作用是在發生短路時,給發電機提供較大的勵磁電流,以彌補整流變壓器輸出的不足。
17、這種勵磁方式具有兩種勵磁電源,通過整流變壓器獲得的電壓電源和通過串聯變壓器獲得的電流源。
18、 二、發電機與勵磁電流的有關特性 電壓的調節 自動調節勵磁系統可以看成為一個以電壓為被調量的負反饋控制系統。
19、無功負荷電流是造成發電機端電壓下降的主要原因,當勵磁電流不變時,發電機的端電壓將隨無功電流的增大而降低。
20、但是為了滿足用戶對電能質量的要求,發電機的端電壓應基本保持不變,實現這一要求的辦法是隨無功電流的變化調節發電機的勵磁電流。
21、 2、無功功率的調節: 發電機與系統并聯運行時,可以認為是與無限大容量電源的母線運行,要改變發電機勵磁電流,感應電勢和定子電流也跟著變化,此時發電機的無功電流也跟著變化。
22、當發電機與無限大容量系統并聯運行時,為了改變發電機的無功功率,必須調節發電機的勵磁電流。
23、此時改變的發電機勵磁電流并不是通常所說的“調壓”,而是只是改變了送入系統的無功功率。
24、 3、無功負荷的分配: 并聯運行的發電機根據各自的額定容量,按比例進行無功電流的分配。
25、大容量發電機應負擔較多無功負荷,而容量較小的則負提供較少的無功負荷。
26、為了實現無功負荷能自動分配,可以通過自動高壓調節的勵磁裝置,改變發電機勵磁電流維持其端電壓不變,還可對發電機電壓調節特性的傾斜度進行調整,以實現并聯運行發電機無功負荷的合理分配。
27、 三、自動調節勵磁電流的方法 在改變發電機的勵磁電流中,一般不直接在其轉子回路中進行,因為該回路中電流很大,不便于進行直接調節,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改變勵磁機的勵磁電流,以達到調節發電機轉子電流的目的。
28、常用的方法有改變勵磁機勵磁回路的電阻,改變勵磁機的附加勵磁電流,改變可控硅的導通角等。
29、這里主要講改變可控硅導通角的方法,它是根據發電機電壓、電流或功率因數的變化,相應地改變可控硅整流器的導通角,于是發電機的勵磁電流便跟著改變。
30、這套裝置一般由晶體管,可控硅電子元件構成,具有靈敏、快速、無失靈區、輸出功率大、體積小和重量輕等優點。
31、在事故情況下能有效地抑制發電機的過電壓和實現快速滅磁。
32、自動調節勵磁裝置通常由測量單元、同步單元、放大單元、調差單元、穩定單元、限制單元及一些輔助單元構成。
33、被測量信號(如電壓、電流等),經測量單元變換后與給定值相比較,然后將比較結果(偏差)經前置放大單元和功率放大單元放大,并用于控制可控硅的導通角,以達到調節發電機勵磁電流的目的。
34、同步單元的作用是使移相部分輸出的觸發脈沖與可控硅整流器的交流勵磁電源同步,以保證控硅的正確觸發。
35、調差單元的作用是為了使并聯運行的發電機能穩定和合理地分配無功負荷。
36、穩定單元是為了改善電力系統的穩定而引進的單元 。
37、勵磁系統穩定單元 用于改善勵磁系統的穩定性。
38、限制單元是為了使發電機不致在過勵磁或欠勵磁的條件下運行而設置的。
39、必須指出并不是每一種自動調節勵磁裝置都具有上述各種單元,一種調節器裝置所具有的單元與其擔負的具體任務有關。
40、 四、自動調節勵磁的組成部件及輔助設備 自動調節勵磁的組成部件有機端電壓互感器、機端電流互感器、勵磁變壓器;勵磁裝置需要提供以下電流,廠用AC380v、廠用DC220v控制電源.廠用DC220v合閘電源;需要提供以下空接點,自動開機.自動停機.并網(一常開,一常閉)增,減;需要提供以下模擬信號,發電機機端電壓100V,發電機機端電流5A,母線電壓100V,勵磁裝置輸出以下繼電器接點信號;勵磁變過流,失磁,勵磁裝置異常等。
41、 勵磁控制、保護及信號回路由滅磁開關,助磁電路、風機、滅磁開關偷跳、勵磁變過流、調節器故障、發電機工況異常、電量變送器等組成。
42、在同步發電機發生內部故障時除了必須解列外,還必須滅磁,把轉子磁場盡快地減弱到最小程度,保證轉子不過的情況下,使滅磁時間盡可能縮短,是滅磁裝置的主要功能。
43、根據額定勵磁電壓的大小可分為線性電阻滅磁和非線性電阻滅磁。
44、 近十多年來,由于新技術,新工藝和新器件的涌現和使用,使得發電機的勵磁方式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和完善。
45、在自動調節勵磁裝置方面,也不斷研制和推廣使用了許多新型的調節裝置。
46、由于采用微機計算機用軟件實現的自動調節勵磁裝置有顯著優點,目前很多國家都在研制和試驗用微型機計算機配以相應的外部設備構成的數字自動調節勵磁裝置,這種調節裝置將能實現自適應最佳調節。
47、 獲得勵磁電流的方法稱為勵磁方式。
48、目前采用的勵磁方式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用直流發電機作為勵磁電源的直流勵磁機勵磁系統;另一類是用硅整流裝置將交流轉化成直流后供給勵磁的整流器勵磁系統。
49、現說明如下: 1 直流勵磁機勵磁 直流勵磁機通常與同步發電機同軸,采用并勵或者他勵接法。
50、采用他勵接法時,勵磁機的勵磁電流由另一臺被稱為副勵磁機的同軸的直流發電機供給。
51、如圖15.5所示。
52、 2 靜止整流器勵磁 同一軸上有三臺交流發電機,即主發電機、交流主勵磁機和交流副勵磁機。
53、副勵磁機的勵磁電流開始時由外部直流電源提供,待電壓建立起來后再轉為自勵(有時采用永磁發電機)。
54、副勵磁機的輸出電流經過靜止晶閘管整流器整流后供給主勵磁機,而主勵磁機的交流輸出電流經過靜止的三相橋式硅整流器整流后供給主發電機的勵磁繞組。
55、 3 旋轉整流器勵磁 靜止整流器的直流輸出必須經過電刷和集電環才能輸送到旋轉的勵磁繞組,對于大容量的同步發電機,其勵磁電流達到數千安培,使得集電環嚴重過熱。
56、因此,在大容量的同步發電機中,常采用不需要電刷和集電環的旋轉整流器勵磁系統,如圖15.7所示。
57、主勵磁機是旋轉電樞式三相同步發電機,旋轉電樞的交流電流經與主軸一起旋轉的硅整流器整流后,直接送到主發電機的轉子勵磁繞組。
58、交流主勵磁機的勵磁電流由同軸的交流副勵磁機經靜止的晶閘管整流器整流后供給。
59、由于這種勵磁系統取消了集電環和電刷裝置,故又稱為無刷勵磁系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