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訊:新的一周悄然而去,但本周PLD行業發生的大事卻讓工程師們流連忘返。FPGA憑借三大法寶雄霸市場;RADX、Xilinx和ADI的聯合演示振奮人心;Altrea最新在線免費培訓讓工程師們蠢蠢欲動;中國自主研發SOC表現到底如何?華為ASIC設計案,FPGA雙雄到底勝算幾何?PLD行業大事件,電子發燒友網一“網”打盡。特此推出最新一期《PLD每周焦點聚焦(10.22-10.28)》以饗讀者。
電子發燒友網訊:從28nm到3D堆疊,FPGA身價突然翻漲,不再是過去那個扮演配角的被支配角色。由于FPGA功能日益強大、對整個行業越來越重要,目前在許多應用中,FPGA已逐漸成為支配系統運作的主角。而現階段FPGA的三大發展方向:28納米、3D堆疊,以及SoC系統化,也成為FPGA制霸市場的決勝關鍵。
28nm FPGA和SOC系統化:FPGA廠商立足市場的兩大利器
28納米目前已正式量產,這宣告FPGA真正走入了28納米制程的新階段。包括Altera、Xilinx、Lattice在內的主要FPGA廠商紛紛端出28納米FPGA大餐,意圖喂飽市場那張饑渴的大嘴。似乎只要擁有28納米產品,就象征了該廠家所擁有足夠的技術實力與研發創新。
FPGA走入28納米制程之后,不僅功能與整合度能超越傳統FPGA。最重要的是,產品性價比也進一步逼近ASSP與ASIC。走入28納米制程之后,FPGA可突破以往功耗過高的問題,成為高性能、低功耗以及小尺寸的代名詞。此外,FPGA廠商不斷提升IP及開發工具的支持能力,使FPGA在系統中的角色越來越重要;近年來更直接從“配角”升級為"主角"。FPGA的SOC系統化對助力FPGA廠商立足市場更是百利而無一害。
FPGA將替代ASIC?持久戰!
依據市調公司的研究數據來看,ASIC的確受到FPGA的沉重壓力。Gartner分析,受全球金融風暴影響,2009年起FPGA取代ASIC的趨勢更為明顯,兩者采用比重已經達到30:1。由于成本因素,許多公司紛紛延后甚至取消ASIC的設計方案。
采用FPGA,讓工程師免去開發ASIC的高成本,同時能獲得ASSP所缺少的差異化,這使得軍事、工業和網通等產業,成為FPGA的主力市場。隨著制程不斷升級,加上各大廠商推出低價化和超低功耗產品后,讓FPGA直闖高量產市場。
只不過,這意味著ASIC被宣判死刑。但是,難道這就意味著FPGA從此可以躺著賺了嗎?倒也未必。盡管FPGA在功耗方面有所進步,但比起ASIC仍嫌不足,特別是在動態與靜態電源管理及漏電等問題上。此外,在高量產市場,短期內FPGA仍舊難敵ASIC既有的成本優勢。然而說會從此取代ASIC仍言之過早,畢竟28納米FPGA是否真能對市場產生決定性影響,還有待時間觀察。而這段時間,ASIC也將持續精進。因此這場戰爭并非結束,其實反倒可以期待一場新局面的開始。
3D堆疊打造異質系統
3D IC技術在市場上醞釀已久,卻遲遲停留在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階段。然而,3D堆疊架構對于芯片間的異質性整合,其實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別是極力打造SoC芯片的半導體設計商們。而3D堆疊的芯片整合方式,將在FPGA上率先實現。
目前FPGA廠商Xilinx在其高階元件上,已經開始采用3D堆疊架構。這也是全球首款異質的3D FPGA芯片,主要技術基礎是透過SSI(堆疊芯片互聯),將 FPGA與收發器進行整合,這同時也是一種創新。Xilinx未來更多的FPGA產品,包括最新的ZYNQ平臺,都會采用3D堆疊的方式來設計。
3D堆疊,無疑將成為FPGA未來征服市場的又一大利器。特別是未來FPGA將朝向SoC方向發展,透過3D立體堆疊,讓FPGA的整合之路將更為順暢。
電子發燒友網編輯觀點
FPGA從以前的“配角”到“主角”得益于28nm新進程的應用、3D堆疊以及SoC系統化等發展方向的確定。FPGA想要制霸市場、對市場產生任何決定性的作用,就一定得拽緊這三大“法寶”,從而繼續“抗戰”ASIC。同時FPGA廠商固然不會固步自封,就像之前FPGA市場中的28nm爭霸戰【詳情參閱:Xilinx緊逼Altera,哪家FPGA更好? 】和20nm預決賽【詳情參見:清算Xilinx與Altera“流水賬”,不只是角逐戰?? 】一樣,說不定以后還會出現更高層次的對壘。未來的戰場只會愈發精彩。在今后的戰場中,不然還會迸發出更為精妙絕倫的新技術、新產品和創新性思維!敬請期待!
RADX、Xilinx和ADI聯合演示先進的可編程EdgeQAM技術方案
2012年10月22日,RADX Technologies公司、賽靈思公司和ADI公司在2012年SCTE有線電視技術展會上聯合演示了業界最具擴展性的EdgeQAM可編程解決方案。這些創新的解決方案使有線電視設備OEM廠商能夠開發和部署各種新一代EdgeQAM產品,滿足有線電視運營商對要求最高QAM應用的各種需求, 從酒店應用到完整融合有線接入平臺(CCAP)解決方案。
EdgeQAM技術解決方案采用了賽靈思聯盟計劃認證成員RADX公司的FrontierEQ? IP、賽靈思的28nm Kintex?-7和/或Virtex?-7 FPGA,以及ADI公司的AD9129 DAC,使OEM廠商能夠部署低成本、低功耗且極其先進的可編程系統。
RADX IP包含可在單個FPGA中支持32至160個單播頻道和多達640個單播/廣播頻道的J.83 Annex A/C/B內核;支持特定頻率范圍內通道任意布置的捷頻數字上變頻器(DUC);以及采用ADI許可的非線性校正技術,用于提升整個有線電視頻譜范圍內的DAC線性度的數字預失真(DPD)模塊。
前瞻性
RADX、賽靈思、ADI聯合打造的 EdgeQAM技術解決方案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具備可編程的功能。
前所未有的高可擴展性、通道密度和低功耗性能
以FPGA為基礎的EdgeQAM產品的另一大優勢是,OEM廠商可以將他們的電子元器件集成到單個芯片中,以降低材料清單(BOM)成本和功耗要求,這是新一代EdgeQAM系統的主要行業要求。
高靈活性與高性能
該解決方案采用了FrontierEQ捷頻DUC和NLC,結合使用新型Analog Device AD9129,可讓OEM廠商及其客戶實時地在任何頻率上布置通道,且能夠在整個有線電視頻段上實現超過45dB的平均均衡調制誤差率(MER)。這種高度的靈活性和卓越的性能讓OEM廠商能夠輕松地滿足嚴格的DRFI和CCAP RF標準要求。
參考平臺方法
為簡化OEM廠商的開發工作,加速產品上市進程,RADX已開發出一系列集成式FrontierEQ EdgeQAM RADX FrontierEQ參考平臺。借助FrontierEQ參考平臺,OEM廠商幾乎一夜之間就能夠完成組件的集成和運行工作,無需在此花費過多寶貴的設計時間。
更多詳細內容及業界評價請繼續瀏覽:【 先進的可編程EdgeQAM技術方案 】
電子發燒友網訊:各位FPGA愛好者們,您打算提高自己的設計技巧,更迅速的完成項目嗎?Altera公司提供免費在線培訓課程,該課程是由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系統規劃人員開發的,能幫助您前所未有的深入了解FPGA設計的關鍵點。詳情見本文,也可登錄到官網了解相信信息。
這里列出了一些您目前可以觀看的免費在線培訓新課程:
課程1:怎樣開始一個簡單的FPGA設計
課程2:通過系統控制臺進行調試
課程3:縮短您的編譯時間!
課程4:在1個小時內基本了解收發器
10月14日成功發射的實踐九號A、B衛星上衛星控制計算機目前在軌工作穩定,其中實踐9B衛星控制計算機的核心是我國首枚應用于航天的片上系統芯片SoC2008,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02所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這標志著我國已經全面突破和掌握了SoC系統級設計、抗輻射加固設計、容錯設計、高可靠實時操作系統設計以及驗證等關鍵技術,在國內國際上均處于領先地位。
SoC技術是微電子技術發展到高級階段的必然產物。SoC技術為系統設計人員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設計思路和手段,即在單一芯片上實現系統功能。采用SoC技術以后,航天型號不再處于持續基于國外計算機芯片進行設計的局面,而可以立足于國內設計、生產和工藝水平,更加合理地確定航天電子產品技術方案、系統架構和性能指標,并根據航天的需要進行自主的改進和提高,逐步實現更高端國產化。因此SoC技術是擺脫核心元器件受制于人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關鍵技術。
502所研制的SoC2008是一款面向航天電子系統應用的高性能、低功耗的抗輻射加固的片上系統芯片,它可滿足各類星載電子系統的應用需求。 SoC2008的整體性能指標與歐洲2010年推出的產品相當,達到國際同期先進水平。SoC2008目前已確定應用于CAST100小衛星平臺控制計算機、衛星小型化長壽命星敏感器、衛星著陸上升器中心控制單元、空間站機械臂分系統控制器、貨運飛船GNC分系統制導、導航與控制計算機監測單元等產品中。
SoC2008的成功上天應用是502所多部門配合、通力合作的結晶。在歷時近5年的研制過程中,502所SoC研制團隊積極發揚吃苦耐勞和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矢志創新、引領前沿,通過采用新技術和新方法,屢克技術難關,取得了SoC2008的一次性流片和應用成功,并為SoC技術在后續型號的成功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電子發燒友網訊【編譯/Triquinne】:通過使用Mentor Graphics公司的設計和測試工具,Kalray公司完成256核處理器28nm SoC設計。
近日,Mentor Graphics公司宣布Kalray公司已經完成了其多功能處理器陣列集成電路的設計。該集成電路具有1.6億個門和30億晶體管。該設計是在Mentor Graphics公司的功能驗證、物理設計、物理驗證和可測試性設計流和Questa、奧林巴斯soc、Calibre和Tessent產品套件的基礎上完成的。
Kalray公司 MPPA-256多核處理器是一個256核的SoC,具備47MB的內存芯片。它使用28nm制程工藝技術實現,包括16個處理器的16個叢集排列,并通過高速低延遲網絡芯片彼此通訊,就像是數據中心的大型集群計算機一樣。多個 MPPA 晶片可透過 Interlaken 介面在PCB板級實現互連,以提高處理器陣列的尺寸與性能。MPPA多核處理器的目標市場是嵌入式計算機市場領域,如圖像和信號處理、科學計算、數據安全、工業、航空和運輸等。
Kalray公司采用基于OVM的功能驗證方法,使用Mentor公司的Questa產品(該產品能提供支持Questa驗證IP庫中的AXI協議)。對物理設計(布局)而言,Kalray公司使用奧林巴斯SoC 布局布線系統。因為該系統具有多線程布線和時序分析、具有基于多電壓流的多角多核模式、內部具有內置Calibre signoff。Calibre平臺包括Calibre 納米LVS和DFM平臺。該平臺因其大容量和高可靠性而受到廣泛應用。Kalray公司能夠在具有160個CPU的多線程模式上運行DRC,以達到減少周轉時間的目的。Kalray公司選擇Tessent silicon測試平臺用于存儲器內置自測的實現以及高壓自動測試模式的生成。
kalray公司的設計運行在多達160個處理器的多線程模式下,能夠減少周轉時間。kalray選擇tessent硅試驗存儲器內建自測試的軟件平臺和高壓自動測試模式生成,兩者都能做到固定和高速過渡故障測試。
電子發燒友網訊:中國通信網絡設備廠商華為正在其部分產品中或采用ASIC以取代Altera的FPGA。這項進展將影響Altera的銷售,并可能打擊“FPGA正在取代ASIC傳統地位”頗具爭議性的說法。華為首次采用ASIC到底會對Altera的銷售有何影響?FPGA和ASIC之間的拉鋸戰到底誰的勝算更大?詳情請參閱本文分析報道。
華為或將首次采用ASIC
Altera總裁、主席兼CEO John Daane在10月23日的第三季度營收報告中表示,有兩個客戶在近月內將三種產量大的設計轉向了ASIC。Daane并沒有指出客戶的名字,但他說其中一個是Altera最大的客戶,相信應該是華為。
根據JP摩根分析師Christopher Danely的說法,華為占據Altera第三季度銷售額的16%,是Altera最大的客戶。Danely表示,華為是最后一個只采用可編程邏輯的電信設備OEM廠商。
根據周二的一份報告,Danely說他認為華為是FPGA最大的買家,每年花費3.5億美元,也就是華為年度應收的1%來購買FPGA。 他說,華為每年從Altera采購的FPGA價值3億美元。
為何選擇FPGA和ASIC混合設計模式?
大多電信設備制造商從最開始廣泛使用自己開發的專用集成電路(ASIC),到后來對能為其提供更多靈活的解決方案的FPGA的青睞,再到現在對FPGA和ASIC的混合芯片技術的摩拳擦掌,無一不證明著電信設備制造商對更高品質、更低功耗、更短上市時間和更低成本的無限追求。當然,作為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的華為公司也不會例外。
華為到底會選擇哪種技術呢?據電子發燒友網編輯的深入分析,華為或將采用FPGA和ASIC的混合芯片技術,其主要原因有三點。(因篇幅問題,具體原因,詳見本文最后的原文鏈接。)
至于華為最終會選擇Altera公司還是Xilinx公司合作,本站編輯認為Xilinx在堆疊硅片互聯技術上的創新舉措將會在此次角逐中贏得不可或缺的優勢。再者,我們或許能從上文Altera公司領導John Daane的觀點中分析出些端倪。接下來,電子發燒友網編輯將會為各位作進一步分析。
搶食華為設計案,Xilinx與Altera誰將勝出?
JP摩根分析師Christopher Danely預估,隨著華為從只使用可編程邏輯到混合使用ASIC和可編程邏輯的變化,Altera明年的年營業額將損失1.5億美元左右。Danely說道,類似的可編程邏輯收入下降發生在數年前,EMC公司從只采用FPGA的模式轉向采用FPGA和ASIC的混合模式。
Danely說,讓Altera情況更糟的是,另一可編程邏輯市場領導者賽靈思(Xilinx)將從其與華為的首批設計案(design win)中獲益。為什么預測AlteraAltera情況會“糟”,Xilinx會從中受益?可參考原文。
電子發燒友網編輯評論
對于華為將首次采用ASIC的事件,相信勢必會在整個行業產生影響。可以預測的是,若此事件演變成事實后,Altera營業銷售亦將由此而受到不可忽視的影響。根據以上的種種分析,由于堆疊硅片互聯技術的創新舉措,作為Altera老冤家的可編程邏輯市場領導者賽靈思(Xilinx)或將在華為的首批設計案(design win)中獲益?!癋PGA正在取代ASIC傳統地位”的說法或再一次受到沖擊,那FPGA和ASIC究竟孰優孰劣?華為將首次使用ASIC事件會對Altera和Xlinx這兩大巨頭及其FPGA市場產生何種影響?歡迎大家積極討論。更多進展與動態,敬請關注電子發燒友網的后續報道。
為何選擇FPGA和ASIC混合設計模式?搶食華為設計案,Xilinx與Altera誰將勝出?電子發燒友網編輯會做出怎樣的評論?請繼續瀏覽原文:【華為ASIC設計案,FPGA雙雄勝算幾何? 】
——電子發燒友網整合,本站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