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芯片設計也在不斷創新與突破,前段時間IBM就研制出了全球首顆2nm芯片,這顆芯片能夠容納500億個晶體管,它的最小單元比DNA的單鏈還要小。2nm芯片的到來,在半導體行業影響重大,臺積電隨之也宣布了聯合臺達和麻省理工在一納米芯片領域取得了關鍵性的進展,所以很多小伙伴都想知道芯片工藝的極限在哪里?我們就來了解下1nm芯片的工藝是否已經是到達了極限?
其實現在芯片的特征尺寸只是一個代號,只要性能、密度能夠提升30%—50%就能出現新一代的工藝技術,所以芯片的工藝極限是不可預估的,1nm也不是芯片工藝的極限。
總的來說,芯片工藝技術發展肯定是越來越小的,因為人們對于性能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所以芯片1nm之后肯定是還能再小的,只是時間問題。
審核編輯;chenchen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80瀏覽量
427268 -
1nm
+關注
關注
0文章
16瀏覽量
392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歐洲啟動1nm及光芯片試驗線
高達14億美元,不僅將超越當前正在研發的2nm工藝技術,更將覆蓋從1nm至7A(即0.7nm)的尖端工藝領域。NanoIC試驗線的啟動,標志
ADS1292R的PGA2N輸出3.3V是不是芯片出問題了?
ADS1292R大家好,今天遇到個問題,做了個ADS1292R的心電放大電路。之前可以出波形,但是工頻干擾好嚴重,今天上午再測,開始還比較正常,但是后來就不正常了,程序沒有改動,PGA2N輸出3.3V,PGA2P輸出0V,3.3是芯片
發表于 01-20 09:37
OptiFDTD應用:用于光纖入波導耦合的硅納米錐仿真
介紹
在高約束芯片上與亞微米波導上耦合光的兩種主要方法是光柵或錐形耦合器。[1]
耦合器由高折射率比材料組成,是基于具有納米尺寸尖端的短錐形。[2]
錐形耦合器實際上是光纖和亞微米波導之間的緊湊模式
發表于 01-08 08:51
過期的錫膏是否還能再使用?
過期的錫膏是否還能再使用,取決于多個因素,包括錫膏的儲存條件、過期時間以及錫膏本身的特性。以下是對過期錫膏能否再使用的詳細分析:
Aigtek功率放大器如何幫助制備(1~100nm)級的納米薄膜
材料、平面顯示器、超導材料、氣體催化材料、過濾器材料、光敏材料、高密度的磁性記錄材料。那么 功率放大器 可以幫助制備(1~100nm)級的納米薄膜嗎? 首先,我們來聊一聊納米薄膜材料的
![Aigtek功率放大器如何幫助制備(<b class='flag-5'>1</b>~100<b class='flag-5'>nm</b>)級的<b class='flag-5'>納米</b>薄膜](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C/14/wKgZomc-mw-AOtdCAACZhxd9-oc707.png)
ADS1118初始化的時候是不是送寄存器A0P1就可以了,不需要再送A2P3?
A0p1 或A2p3就可以讀取相應的差分值。
2、想知道初始化的時候是不是送寄存器A0P1就可以了,不需要再送A2P3.
發表于 12-19 08:09
OptiFDTD應用:用于光纖入波導耦合的硅納米錐仿真
介紹
在高約束芯片上與亞微米波導上耦合光的兩種主要方法是光柵或錐形耦合器。[1]
耦合器由高折射率比材料組成,是基于具有納米尺寸尖端的短錐形。[2]
錐形耦合器實際上是光纖和亞微米波導之間的緊湊模式
發表于 12-11 11:27
請問ADS1256配置帶緩沖的輸入,是不是一條配置指令寫入芯片后8個輸入全部都設置帶緩沖的了?
請問ADS1256配置帶緩沖的輸入,是不是一條配置指令寫入芯片后8個輸入全部都設置帶緩沖的了?不可以分下來設置嗎?另外,帶緩沖的輸入是否是將輸入通道配置成帶電壓跟隨器的輸入呢
發表于 11-27 07:43
THS3091放大了脈寬是1ns的脈沖,脈沖的脈寬展寬,是不是THS3091的壓擺率不夠?
用THS3091,放大了脈寬是1ns的脈沖,脈沖的脈寬展寬,是不是THS3091的壓擺率不夠。
1ns脈寬的脈沖,是不是壓擺率=2×pi×
發表于 08-19 06:02
SK海力士、三星電子年內啟動1c納米DRAM內存量產
三星近期在Memcon 2024行業會議中聲稱,計劃于今年底以前實現1c nm工藝的量產。另據行業消息人士透露,SK海力士已確定在第三季度實現1c納
STM32F103RCT6 uart1中斷方式接收后不返回主程序了,但新的中斷還能進來是怎么回事?
uart1中斷方式接收后不返回主程序了,但新的中斷還能進來,芯片型號STM32F103RCT6
void HAL_UART_RxCpltC
發表于 03-22 07:0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