鎳氫電池的電極反應式
鎳氫電池是以金屬氫化物為負極,氫氧化鎳電極為正極,氫氧化鉀溶液為電解液,電池的電極反應如下:
正極:
充電:Ni(OH)2+OH—NOOH+H2O+e
過充電:40H—2H2O+O2+4e
放電:NiOOH+H20+e—N(OH)2+OH
過放電:2H20+2e—H2+2OH
負極:
充電:M+H2O+e—MH+OH
過充電:2H20+O2+4e—40H
放電:MH+OH—M+H2O+e
過放電:H2+2OH—2H20+2e
總電池反應:MH+NOOH=M+Ni(OH)2
充電時,正極上的Ni(OH)2轉變為NiOOH,水分子在貯氫合金負極M上放電,分解出氫原子吸附在電極表面上形成吸附態的MHad,再擴散到貯氫合內部而被吸收形成氫化物MHab。氫在合金中的擴散較慢,擴散系數一般都在107~108cm·s1。擴散成為充電過程的控制步驟。
這個過程可以表示如下:
M+H20+e—MH2d+ OH
MHad—aMHab
aMHb—β-MH
MHad+ MHa-—2M+H2
MHad+H2O+e—M+H2+OH
在電極充電初期,電極表面的水分子在金屬鎳的催化作用下被還原成氫原子,氫原子吸附在合金的表面上,
形成吸附態氫原子MH2d。吸附在合金表面上的氫原子擴散進入合金相中,與合金相形成固溶體a-MHab。
當溶解于合金相中的氫原子越來越多,氫原子將與合金發生反應,形成金屬氫化物βMH。當氫原子濃度進一步提高時,將發生氫原子的復合脫附或電化學脫附。
過充電時,由于陽極上可以氧化的Ni(OH)2都變成了NiOOH(除了活性物質內部被隔離的N(OH)2之外),這時OH失去電子形成O2,O2擴散到負極,在貯氫合金的催化作用下得到電子形成OH,也可能與負極產生的氫氣復合成水,放出熱量,使電池溫度升高,同時也降低了電池的內壓。負極上由于貯氫合金已吸飽了氫不能再吸氫,這時,水分子在負極上放電形成H2,H2再在貯氫合金的催化作用下與正極滲透過來的氧氣復合成水。
放電時,NiOOH得到電子轉變為Ni(OH)2,金屬氫,化物(QMH)內部的氫原子擴散到表面而形成吸附態的氫原子,再發生電化學反應生成貯氫合金和水。氫原子的擴散步驟仍然成為負極放電過程的控制步驟。
過放電時,正極上可被還原的NiOOH已經消耗完了(鎳氫電池一般設計為負極容量過量),這時H2O便在鎳電極上還原
正極(鎳電極):2H20+2e》Hz+2OHT
負極(貯氫合金電極):H2+2OH》2H20+2e
這樣氫氣在鎳電極上生成,又在貯氫合金電極上消耗掉。這時電池的電壓變成“負”的,即鎳電極電位反而比氫電極電位更負,所以也稱為反極。
在電池反應中,貯氫合金擔負著貯氫和電化學反應的雙重任務。
從上面的過程可以看出,在過充和過放過程中,由于貯氫合金的催化作用,可以消除產生的O2和H2從而使電池具有耐過充過放電能力。但隨著充放電循環的進行,儲氫合金逐漸失去催化能力,電池內壓便升高了。為了保證氧的復合反應,消除氧氣壓力,設計電池時,負極容量過量,電池容量由正極限制。實現電池密封時,才能保證電池的安全。
電池的記憶效應概念
記憶效應是電池因為使用而使電池內容物產生結晶的一種效應。一般只會發生在鎳鎘電池,鎳氫電池較少,鋰電池則無此現象。發生的原因是由于電池重復的部分充電與放電不完全所致。會使電池暫時性的容量減小,導致使用時間縮短。
電池好像記憶用戶日常的充、放電幅度和模式,日久就很難改變這種模式,不能再做大幅度充電或放電。鋰離子電池不存在這種效應。
電池記憶效應是指電池的可逆失效,即電池失效后可重新回復的性能。電池長時間經受特定的工作循環后,自動保持這一特定的傾向。這個最早定義在鎳鎘電池,鎳鎘的袋式電池不存在記憶效應,燒結式電池有記憶效應。
鎳氫電池有記憶效應嗎
低壓鎳氫電池沒有記憶效應,高壓鎳氫電池和鎳鎘電池相同,都有“記憶效應”,鋰離子電池不存在記憶效應。記憶效應是電池因為使用而使電池內容物產生結晶的一種效應。一般只會發生在鎳鎘電池,鎳氫電池較少,鋰電池則無此現象。發生的原因是由于電池重復的部分充電與放電不完全所致。會使電池暫時性的容量減小,導致使用時間縮短。
防止鎳鎘電池記憶效應產生應將電池使用到沒電再充電,或在有放電功能的充電器上先行放電。切勿將還有電的電池重復充電,以避免記憶效應的產生。
要將電池完全放電必須將電池待機放置約24小時,完全放電后,再充飽電,如此多次循環,即可恢復電池容量,除非電池已損壞。然而要避免此一現象產生,還是建議消費者選擇鎳氫電池或鋰電池。
與鋰電池一樣,鎳氫電池也需要電池管理系統,不過其更注重電池的充放電管理。之所以存在這樣的區別,主要是源于鎳氫電池具有“記憶效應”,即電池在循環充放電過程中容量會出現衰減,而過度充電或放電,都可能加劇電池的容量損耗。因此對于廠商來說,鎳氫電池控制系統在設定上都會主動避免過度充放電,如將電池的充放電區間人為控制在總容量的一定百分比范圍內,以降低容量衰減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