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繼電器原理
中間繼電器:用于繼電保護與自動控制系統中,以增加觸點的數量及容量。 它用于在控制電路中傳遞中間信號。中間繼電器的結構和原理與交流接觸器基本相同,與接觸器的主要區別在于:接觸器的主觸頭可以通過大電流,而中間繼電器的觸頭只能通過小電流。所以,它只能用于控制電路中。 它一般是沒有主觸點的,因為過載能力比較小。所以它用的全部都是輔助觸頭,數量比較多。新國標對中間繼電器的定義是K,老國標是KA。一般是直流電源供電。少數使用交流供電。
中間繼電器的線圈裝在u形的導磁體上,導磁體上面有一個銜鐵,導磁體兩側裝有兩排觸點單片,在非動狀態下將銜鐵向上托起,使銜鐵與導磁體之間保持一定的間隙,當氣隙間的電磁力矩超過反作用力矩時,銜鐵被吸向導磁體,同時銜鐵壓動觸點彈片,使常閉觸點斷開常開觸點閉合,便完成了信號的傳遞。
中間繼電器的結構和原理與交流接觸器基本相同,與接觸器的主要區別在于:
接觸器的主觸頭可以通過大電流,而中間繼電器的觸頭只能通過小電流。所以,中間繼電器只能用于控制電路中。它一般是沒有主觸點的,因為過載能力比較小。所以中間繼電器用的全部都是輔助觸頭,數量比較多。新國標對中間繼電器的定義是K,老國標是KA。一般是直流電源供電,少數使用交流供電。
中間繼電器的作用
一般的電路常分成主電路和控制電路兩部分,繼電器主要用于控制電路,接觸器主要用于主電路;通過繼電器可實現用一路控制信號控制另一路或幾路信號的功能,完成啟動、停止、聯動等控制,主要控制對象是接觸器;接觸器的觸頭比較大,承載能力強,通過它來實現弱電到強電的控制,控制對象是電器。
1、代替小型接觸器
中間繼電器的觸點具有一定的帶負荷能力,當負載容量比較小時,可以用來替代小型接觸器使用,比如電動卷閘門和一些小家電的控制。這樣的優點是不僅可以起到控制的目的,而且可以節省空間,使電器的控制部分做得比較精致。
2、增加接點數量
這是中間繼電器最常見的用法。在電路控制系統中一個接觸器的接點A需要控制多個接觸器或其他元件時,因為這樣不利于維修(有時一個接點容量也不夠),而是在線路中增加一個中間繼電器,不僅不會改變控制形式,而且便于維修。
3、增加接點容量
我們知道,中間繼電器的接點容量雖然不是很大,但也具有一定的帶負載能力,同時其驅動所需要的電流又很小,因此可以用中間繼電器來擴大接點容量。比如一般不能直接用感應開關、三極管的輸出去控制負載比較大的電器元件。而是在控制線路中使用中間繼電器,通過中間繼電器來控制其他負載,達到擴大控制容量的目的。
4、轉換接點類型
在工業控制線路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控制要求需要使用接觸器的常閉接點才能達到控制目的,但是接觸器本身所帶的常閉接點已經用完,無法完成控制任務。這時可以將一個中間繼電器與原來的接觸器線圈并聯,用中間繼電器的常閉接點去控制相應的元件,轉換一下接點類型,達到所需要的控制目的。
5、用作開關
在一些控制線路中,一些電器元件的通斷常常使用中間繼電器,用其接點的開閉來控制。如彩電或顯示器中常見的自動消磁電路,三極管控制中間繼電器的通斷,從而達到控制消磁線圈通斷的作用。
6、轉換電壓
在工業控制線路控制線路中電壓是DC24V。接觸器KM2需控制電磁閥KT的通斷,而電磁閥的線圈電壓是AC220V。如果將電磁閥的線圈直接與接觸器的接點相接,在原理上不是不可以,但考慮到維修習慣和使用安全問題。應該在另一個地方安裝一個中間繼電器,通過中間繼電器來控制電磁閥。這樣做可以將直流與交流、高壓與低壓分開.便于以后的維修并有利于安全使用。
7、消除電路中的干擾
在工業控制或計算機控制線路中,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干擾抑制措施,但干擾現象還是或多或少地存在著。PLC的輸入點10.1由于存在線路耦合現象,線路中存在有很小的感應電流,而PLC輸入所需電流也很小,當感應電流大于PLC輸入所需電流時,就會使PLC的控制出現誤動作。也就是說此時雖然沒有操作按鈕SB。但PLC也會輸出相應的動作。這時可以在控制線路中串聯一個小型中間繼電器,相應的控制線路更改一下。一般的感應電流不會引起中間繼電器的動作,只有當原來10.1線路中按鈕操作時才會使得中間繼電器動作,給PLC一個正常的輸入信號,這樣就達到了消除干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