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聯電宣布,將與多家全球 IC 設計客戶共同攜手,透過全新的雙贏合作模式,擴充在臺南科學園區的 12 寸廠 Fab 12A P6 廠區的產能。根據這個互惠的協議,客戶將以議定價格預先支付訂金的方式,確保取得 P6 未來產能的長期保障。
供應鏈透露,這次與聯電簽訂長期合約的 IC 設計客戶包括三星電子、聯發科、聯詠、瑞昱、奇景。其中,三星的占比最大。
在這次的大擴產計劃中,P6 廠區將配備 28nm 生產機臺,未來可延伸至 14nm 的生產,能直接配合客戶未來制程進展的升級需求。此外,P6 廠區的廠房建筑已經完工,相較于重新建造新的晶圓廠,具有及時量產的時程優勢。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全球晶圓代工產能持續緊缺,特別是基于8吋晶圓成熟制程更是極為緊缺。在此背景之下,原本很多基于8吋晶圓40/45nm等制程工藝的芯片開始升級到基于12吋晶圓的28nm制程,再加上原本市場對于28nm的龐大需求,這也加重了28nm產能的緊缺。
此前資料也顯示,臺積電28nm產能在去年四季度已經滿載,聯電的28nm產能也持續吃緊。其中,在聯電的部分,僅來自三星的手機影像處理器(ISP) 的需求,每月達到2萬片28nm晶圓的數量。
聯電指出,這次 P6 產能擴建計劃預計于 2023 年第二季投入生產,規劃總投資金額約新臺幣 1,000 億元(人民幣 232 億元)。在包含聯電稍早宣布,大部分用于購置鄰近 P6 廠區的 Fab 12A P5 廠區設備的 2021 年資本支出 15 億美元后,等同在未來三年,聯電在臺南科學園區的總投資金額將達到約新臺幣 1,500 億元(近人民幣 350 億元)。
聯電董事長洪嘉聰表示,成熟制程的產能會嚴重缺貨,是因為多年以來大家都不再擴充成熟制程的產能。但近期的市場動態讓聯電和客戶找到了一個方式,能兼顧以投資回報率為導向的資本支出策略,同時也能紓解這一波的產能缺貨。
聯電于1999年11月進駐臺南科學園區,建立在臺灣的第一座12吋晶圓廠。Fab 12A目前的產能為每月約90,000片12吋晶圓,P5在2021年開始裝機后,將增加10,000片的產能。P6擴建計畫裝機完成后,將為Fab 12A再增加27,500片的滿載產能,為長期獲利成長創造動能。聯電在Fab 12A及其他廠區也規畫陸續招募約1,000名員工。
責任編輯:lq
-
聯電
+關注
關注
1文章
293瀏覽量
62502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977瀏覽量
128328 -
IC設計
+關注
關注
38文章
1302瀏覽量
104292
原文標題:聯電宣布230億元大擴產!攜手五大IC設計客戶建28/14nm產能
文章出處:【微信號:CSF211ic,微信公眾號:中國半導體論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真我手機攜手決勝巔峰中國賽區達成戰略合作
TE推出的柔性印刷電連接器優勢有哪些?-赫聯電子
美的攜手亞馬遜云科技,提升全球客戶體驗
聯電拿下高通訂單!先進封裝不再一家獨大
科技動態:蘋果宣布與百度達成合作協議 英偉達將與亞馬遜攜手 馬斯克Neuralink遭指控
聯發科與英偉達攜手打造游戲顯示新紀元
納芯微攜手DigiKey,共同服務全球市場
![納芯微<b class='flag-5'>攜手</b>DigiKey,<b class='flag-5'>共同</b>服務<b class='flag-5'>全球</b>市場](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1/DE/wKgZoma4gLeATHwSAADr4H71Q94246.png)
聯發科攜手越南企業共推“越南制造”芯片
聯發科攜手越南企業,共繪越南制造芯片新藍圖
聯電攜手英特爾開發12nm制程平臺,預計2026年完成,2027年量產
鴻海科技與西門子宣布雙方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
![鴻海科技與西門子<b class='flag-5'>宣布</b>雙方<b class='flag-5'>共同</b>簽署合作備忘錄](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7/2A/wKgZomZK6WeAd8kOAABy1iSOiB8511.png)
研華攜手群聯 共同打造邊緣運算與工控應用生成式AI平臺
![研華<b class='flag-5'>攜手</b>群<b class='flag-5'>聯</b> <b class='flag-5'>共同</b>打造邊緣運算與工控應用生成式AI平臺](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C/4E/wKgaomYrdBmAGZa2AAKAdYB8-Lw012.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