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SiO2薄膜的刻蝕機理。
干法刻蝕SiO2的化學方程式怎么寫?刻蝕的過程是怎么樣的?干法刻氧化硅的化學方程式?
如上圖,以F系氣體刻蝕為例,反應的方程式為: SiO2(s)+ CxFy +Ar(+)>SiF4 (g)+ CO(g) CxFy是來自刻蝕氣體(如CF?、CHF?)解離產生的氟自由基,用于氧化硅的化學刻蝕。 Ar(+)是被加速的高能離子,起到物理轟擊的作用。 SiF4 :四氟化硅,氣相形式的揮發性產物。 CO:一氧化碳,副產物。 紅色箭頭代表離子轟擊,高能離子轟擊表面,破壞SiO?分子的鍵,為自由基提供更多反應位點,同時起到“方向性”作用,使刻蝕更具各向異性。 綠色箭頭代表氟自由基,即CxFy。Ar離子轟擊與化學刻蝕的結合,才能顯著提高刻蝕速率。單一的物理或化學機制均不足以實現高效刻蝕。 離子與中性粒子比值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如上圖: 中性粒子(自由基)濃度:Ar(+)濃度:當比值較低時,刻蝕速率主要受自由基的濃度限制。在高比值時,Ar離子轟擊成為限制因素,刻蝕速率趨于飽和。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原文標題:SiO2薄膜的刻蝕機理
文章出處:【微信號:bdtdsj,微信公眾號:中科院半導體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推薦
VirtualLab Fusion中的橢圓偏振分析器在二氧化硅(SiO2)涂層上的使用。對于系統的參數,我們參考Woollam等人的工作 \"可變角度橢圓偏振光譜儀(VASE)概述。I.
發表于 02-05 09:35
的刻蝕劑(諸如酸性、堿性或氧化性溶液)與半導體材料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這些反應促使材料轉化為可溶性化合物,進而溶解于刻蝕液中,達到材料去除的目的。 2 刻蝕速率的精細調控:
發表于 01-08 16:57
?316次閱讀
等離子體刻蝕和濕法刻蝕是集成電路制造過程中常用的兩種刻蝕方法,雖然它們都可以用來去除晶圓表面的材料,但它們的原理、過程、優缺點及適用范圍都有很大的不同。 ? ? 1. 刻蝕原理和機制的
發表于 01-02 14:03
?280次閱讀
芯片濕法刻蝕方法主要包括各向同性刻蝕和各向異性刻蝕。為了讓大家更好了解這兩種方法,我們下面準備了詳細的介紹,大家可以一起來看看。 各向同性刻蝕 定義:各向同性
發表于 12-26 13:09
?224次閱讀
、濕法刻蝕過程中,使用的化學溶液與待刻蝕的晶圓材料發生化學反應,將固體材料轉化為可溶于水的化合物。這種化學反應需要高選擇性的化學物質,以確保只有需要去除的部分被刻蝕,而其他部分保持不變。 2
發表于 12-23 14:02
?311次閱讀
一層原子。? ? ?? ALE的刻蝕原理? 如上圖,是用Cl2刻蝕Si的ALE反應示意圖。 第一步:向工藝腔中通入刻蝕氣體Cl2,Cl
發表于 12-20 14:15
?291次閱讀
。 腔室壓力由什么決定的? 1,氣體流量越高,壓力越大。 2,真空泵排氣,泵速越高,腔室壓力越低。 腔室壓力對于刻蝕的影響 1,離子轟擊能量。低壓力,分子平均自由程大,離子的碰撞幾率小,能量耗散少,故能量高。 2,離子與自由基的
發表于 12-17 18:11
?322次閱讀
本文介紹了刻蝕工藝參數有哪些。 刻蝕是芯片制造中一個至關重要的步驟,用于在硅片上形成微小的電路結構。它通過化學或物理方法去除材料層,以達到特定的設計要求。本文將介紹幾種關鍵的刻蝕參數,包括不完全
發表于 12-05 16:03
?756次閱讀
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一種常見的彈性體材料,廣泛應用于微流控芯片、生物傳感器和柔性電子等領域。在這些應用中,刻蝕工藝是實現微結構加工的關鍵步驟。濕法刻蝕和軟刻蝕是兩種常用的刻蝕方
發表于 09-27 14:46
?320次閱讀
SiO?薄膜在集成電路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絕緣層 :SiO?薄膜作為良好的絕緣材料,被廣泛應用于集成電路中作為絕緣層。它能夠有效地隔離金屬互連線和晶體
發表于 09-27 10:19
?1394次閱讀
SiO?薄膜的厚度量測原理主要基于光的干涉現象。具體來說,當單色光垂直照射到SiO?薄膜表面時,光波會在薄膜表面以及
發表于 09-27 10:13
?562次閱讀
SiO?膜層鍍膜過程中出現的膜裂問題,可以通過多種方法來解決。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解決策略: 1. 優化鍍膜工藝 蒸發速度控制 :蒸發速度的設置對膜層厚度有直接的影響,進而影響膜層的應力和均勻性。需要
發表于 09-27 10:08
?850次閱讀
刻蝕可以分為濕法刻蝕和干法刻蝕。濕法刻蝕各向異性較差,側壁容易產生橫向刻蝕造成刻蝕偏差,通常用于
發表于 04-12 11:41
?5451次閱讀
刻蝕過程中形成幾乎完全垂直于晶圓表面的側壁,是一種各向異性的刻蝕。刻蝕后的側壁非常垂直,底部平坦。這是理想的刻蝕形態,它能夠非常精確地復制掩膜上的圖案。
發表于 03-27 10:49
?786次閱讀
HS-DR-5瞬態平面熱源法熱導熱系數測試儀的核心部件就是超薄膜式探頭,探頭的材料是由刻蝕后的電熱金屬鎳絲,其結構是由多圈雙螺旋構成,同時做為加熱和傳感器,探頭用聚酰亞胺薄膜封裝,一方面可以防止電熱
發表于 03-13 10:06
?314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