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華為vs聯想 誰才是13寸最強輕薄本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筆記本電腦屏幕尺寸大致在12-17英寸之間,不過隨著近年來輕薄本與窄邊框設計的普及,筆記本的屏幕一直在向1-2個尺寸集中。
蘋果Macbook Pro。
行業巨頭對于屏幕尺寸的思考也呈現出趨同的現象,就蘋果而言,除了久未更新的MacBook,MacBook Air與MacBook Pro最小的屏幕尺寸都停留在13.3英寸;而微軟的傳統筆記本產品Surface Laptop與SurfaceBook 2最小尺寸也同樣是13.5英寸。
換句話說,它們認為13英寸應該是目前市面上最受歡迎的黃金尺寸之一,至于最重要的原因無疑是13英寸可以在便攜與生產力上保持一個完美的平衡,這一點我相信許多讀者與消費者也是感同身受。
今年年底,國內的13寸筆記本市場迎來兩款重磅產品——華為MateBook 13與聯想小新Air 13,分別來自筆記本電腦市場新貴華為與傳統王者聯想。
上圖為華為Matebook 13,下圖為聯想小新Air 13。
這兩款產品有很多共同點,比如都采用了全新架構的酷睿低壓處理器,同樣搭載了MX150顯卡,近似的外觀定位,相近的發布時間,以及同為13英寸的屏幕尺寸。
這兩款筆記本也是目前市面上最受關注的兩款13寸筆記本之一,也都有13寸最強輕薄本贊譽之聲,近日筆者就拿到了這兩款筆記本,它們的表現究竟如何呢?誰才是13寸產品中真正的王者呢?
二、外觀對比:外觀/鍵盤/輕薄/接口 你想知道的都在這里
——外觀對比
華為MateBook 13與聯想小新Air 13都采用了金屬一體式機身設計,A面均由一整塊鋁合金打造而成,無論是觀感與質感都非常出色。
不過A面設計上,兩款筆記本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格,華為Matebook 13采用了傳統的Logo居中式設計,而聯想小新Air 13更加低調一些,聯想Logo被放置在A面角落,粗看甚至會覺得聯想A面空無一物。
兩者的設計只是風格不同,談不上孰高孰低,不過相較之下,華為更加靚麗出挑,而聯想愈發內斂低調。
至于手感,兩款筆記本都采用了陽極氧化鋁噴砂工藝,磨砂顆粒觸感光滑細膩,配合一體感極高的鋁合金A面,品質感滿溢而出。
打開屏幕看B面,兩款筆記本都采用流行的窄邊框風格,不過華為Matebook 13為四面窄邊框設計,而聯想小新Air 13為傳統的三面窄邊框設計,而且很明顯華為Matebook 13的邊框更窄一些,由于屏幕部分對比內容較多,具體內容會在后文的屏幕對比部分詳述。
至于C面,華為Matebook 13的鍵盤看起來很像MacBook的蝴蝶鍵盤,同樣是相當寬大的圓角矩形全尺寸鍵帽,這樣設計的好處是手指更容易敲擊正確的鍵帽,減少失誤。
而聯想小新Air 13則延續了聯想經典的微笑鍵盤設計,鍵帽底部是圓形,而且鍵帽中間有一定弧度,聯想用戶應該對這種設計非常熟悉。
兩者在鍵盤上的區別一目了然,聯想的鍵帽間距要比華為更寬一些,鍵帽大小差別不大。至于鍵盤手感,兩者的鍵程相近,華為的按鍵反饋偏硬,回彈更迅速,而聯想的反饋偏綿軟一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華為Matebook 13與聯想小新Air 13的鍵盤都支持鍵盤背光,在夜間使用時多有裨益。
左側為華為Matebook 13觸控板,右側為聯想小新Air 13觸控板。
接著是觸控板,華為Matebook 13的觸控板十分細長,聯想小新Air 13更寬厚一些,不過面積上,憑借著長度優勢,華為Matebook 13無疑要大上許多。
——厚度重量對比
上圖為華為Matebook 13的實測重量,為1342.6g;下圖為聯想小新Air 13的實測重量,為1257.9g,聯想要比華為更輕盈一些。
至于厚度,華為Matebook 13最厚處為14.9mm,而聯想小新Air 13雖然標稱厚度14.8mm,但其最厚處達15.8mm,反而比華為更厚近1mm,不過總的來說,兩款筆記本在13寸筆記本中都是相當輕薄的產品。
——接口對比
上圖為華為(上)與聯想(下)的機身左側接口對比,下圖為華為(上)與聯想(下)的機身右側側接口對比。
華為Matebook 13僅搭載了2個Type-C接口+1個3.5mm耳機孔;而聯想則搭載了2個USB-A接口,1個HDMI接口、1個3.5mm耳機孔與1個Type-C接口,接口數量與種類更加豐富。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華為Matebook 13的充電口同樣是Type-C接口,支持PD協議,電腦充電頭也支持為手機充電,如果你的手機同樣是Type-C口,出行時只需攜帶電腦的充電頭+線即可通用,可以少帶一套手機充電器;另外得益于Type-C接口,支持PD協議的充電寶也能為華為Matebook 13應急充電,非常方便。
而聯想小新Air 13還是傳統的專用圓形充電口,在出行時必須攜帶原裝充電器,而且無法使用充電寶充電,在便攜性上略有欠缺。
三、屏幕對比:屏占比88% vs 80% 更具生產力的3:2屏幕
——窄邊框對比
華為MateBook 13與聯想小新Air 13都采用了今年筆記本市場的流行設計——窄邊框,窄邊框提供了更好的設計感、使用沉浸感與更小巧的機身,優點數不勝數,那么問題來了,誰的邊框更窄呢?
左側為華為Matebook 13,右側為聯想小新Air 13,可以很直觀地看到,左側的屏幕邊框要比右側的更窄一些。
事實也是如此,華為Matebook 13左右兩側邊框寬度為4.4mm,而聯想小新Air 13的左右邊框寬度為6.25mm,更窄的邊框也帶來了更高的屏占比,華為/聯想的屏占比分別為88%/80%。
當然聯想小新Air 13的屏幕設計已經非常出色,但是,作為第一個提出筆記本全面屏概念的品牌,華為在屏占比上的鉆研與積累相較于其他廠商更加激進,可以這樣說,華為Matebook 13的高屏占比在同級別的13英寸筆記本中也是佼佼者。
——屏幕素質對比
說起屏幕,兩款筆記本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分辨率了,華為Matebook 13采用了2160x1400 2K級分辨率,而聯想小新Air 13則是常見的1920x1080分辨率。
在實際的近距離使用過程中,也可以明顯感覺到華為Matebook 13在圖片與字體顯示上更清晰一些。
當然分辨率只是屏幕表現的一個方面,屏幕究竟好不好還是要看兩塊屏幕的素質如何,這里筆者使用了Datacolor Spyder5 Elite紅蜘蛛5代校色儀對這兩塊屏幕的色域與亮度進行了測試。
這里聲明一點,兩款筆記本的官方標稱色域與亮度都是100% sRGB與300尼特,但具體到每個產品上會有少許差距,這里的測試結果僅代表筆者手中兩款筆記本的屏幕素質,不具普適性。
首先是屏幕色域。
左圖為華為Matebook 13的屏幕色域測試結果,右圖為聯想小新Air 13的屏幕色域測試結果。
可以看到華為的色域為99%的sRBG與76%的Adobe RGB,而聯想的色域為95%的sRGB與73%的Adobe RGB。
目前主流屏幕色域標準有NTSC、sRGB與Adobe RGB,而市場上筆記本屏幕常見的色域有45% NTSC、72% NTSC以及100% sRGB,礙于篇幅三個標準換算就不再贅述,這里簡單說一下結果,45%NTSC是色彩表現豐富度最低的一個,72% NTSC與100% sRGB說不上孰優孰劣,不過100% sRGB表現一般更穩定一些。
可以看到華為Matebook 13的屏幕色域要比聯想小新Air 13覆蓋更廣一些,不過幅度僅有4%左右,差距不大。
然后是屏幕亮度。
上表為華為Matebook 13的屏幕亮度測試結果,下表為聯想小新Air 13的屏幕亮度測試結果。
華為Matebook 13測得最低亮度為3.8 cd/m2(1尼特=1cd/m2),最高亮度為243 cd/m2;而聯想小新Air 13最低亮度為0 cd/m2,最高亮度為265 cd/m2。
亮度上聯想更高一些,但差距不大,比較意外的是聯想小新Air 13最低亮度為0 cd/m2(當然實際上并沒有全黑,還能依稀看到屏幕畫面),非常適合夜晚使用。
——3:2屏幕與16:9屏幕對比
筆者在日常工作中對比使用兩款筆記本時,總會感覺華為MateBook 13更順手一些,最初并未在意,但當兩者放到一塊時,才發現其中奧妙。
這個差別就在屏幕上,除了在邊框寬度與面板素質上的差別,華為Matebook 13與聯想小新Air 13在屏幕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不同,那就是屏幕比例。華為Matebook 13采用了3:2比例的屏幕,而聯想小新Air 13的屏幕比例則為傳統的16:9。
筆者平時的主要工作是撰寫各類稿件,為了確保內容的真實性,總會同時打開文檔與網頁,邊寫邊搜索資料,所以經常會用到分屏功能,這時候差別就來了。
左側為聯想小新Air 13,右側為華為Matebook 13。可以看到華為Matebook 13的屏幕額外多顯示了1-2行網頁文字。
需要注意的是,上圖是在默認縮放的情況下對比的,聯想默認為120%縮放,而華為因為分辨率更高默認為150%縮放。如果將華為Matebook 13也調整到120%縮放,對比效果會更加明顯。
左側為聯想小新Air 13,右側為華為Matebook 13。在同樣的120%縮放的情況下,華為比聯想多顯示了6-7行網頁文字,頁面幾乎多顯示了1/3的內容,華為的3:2屏幕則憑借著更寬裕的高度,在同樣情況下顯示更多內容,這就造成了華為用著更順手的印象。
當然3:2并非華為專利,實際上微軟的Surface系列就普遍采用了3:2的屏幕,看起來微軟對于3:2也是青睞有加。
四、性能對比:新架構睿頻更雞血 同MX150華為更勝一籌
——規格簡介
此次華為Matebook 13與聯想小新Air 13都搭載了i7-8565U/i5-8265U處理器,雖然這兩款處理器依舊隸屬于第八代低壓酷睿處理器,但是構架卻升級到了Whiskey Lake,所以在命名上也有一些變化,新處理器全都以“65”結尾。
從上表的可以看出,Whiskey Lake最大的區別就是在頻率上有非常大的提升。i7-8565U最高睿頻達到了驚人的4.6GHz,這在低壓處理器歷史上還是首次。而i5-8265U在規格參數上更加接近于i7-8550U,同樣是四核八線程、1.8GHz的基礎頻率以及3.7GHz的全核頻率。
至于顯卡,兩款筆記本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MX150顯卡,但是又有所區別。
MX150顯卡是英偉達今年發布的最新的移動顯卡,是之前輕薄本廣泛使用的Geforce 940MX顯卡的升級換代品。而MX150并非一個型號通用,它按照功耗高低分為兩個版本,而華為Matebook 13搭載了25W高性能版MX150,至于聯想小新Air 13筆者沒有查到相關資料,但從跑分表現來看,推測其MX150應該是低功耗版本。
需要注意的是筆者手中的華為MateBook 13采用了i7-8565U+8GB內存的配置,而聯想小新Air 13采用了i5-8265U+8GB內存的配置,華為的CPU跑分肯定會高一些。
筆者這里選取了CineBench R15與3DMark兩款測試軟件對筆者手中的華為MateBook 13與聯想小新Air 13進行測試。
——CineBench R15跑分測試
上圖為華為Matebook 13的R15跑分結果,下圖為聯想小新Air 13的R15跑分結果。
這里為方便對比,筆者將i7-8550U的測試成績也加入到了圖表中。
很明顯,i7-8550U應該是三者中表現最差的一個,i5-8265U除了單核稍遜之外,多核方面與i7-8550U相差無幾,逆襲i7無壓力。
而i7-8565U的表現更加出色,單核跑分領先i7-8550U 9%,多核跑分領先i7-8550U 21%,已經完全超越了上一代架構的低壓處理器,英特爾的擠牙膏功力名不虛傳。
——3DMark對比
這里使用了3DMark的Sky Diver與Cloud Gate兩個測試項目對兩款筆記本進行了測試。
左圖為華為Matebook 13的3DMark測試結果,右圖為聯想小新Air 13的3DMark測試結果。
可以看到雖然同為MX150顯卡,但差距相當明顯,華為Matebook 13的兩個測試項目跑分分別比聯想小新Air 13高出了10%與25%。
——游戲幀數對比
顯卡跑分上的差距也充分地提現到了游戲上,筆者這里使用《古墓麗影崛起》來測試兩款筆記本的游戲性能,分辨率為1280x720,中等畫質,使用游戲自帶的測試項目進行測試,結果如下。
上圖為華為Matebook 13的幀數測試結果,下圖為聯想小新Air 13的3DMark幀數測試結果,就平均幀數而言,華為Matebook 13為41.90幀,聯想小新Air 13為36.06幀數,華為比聯想高出了5.84幀。
——硬盤速度對比
這里筆者著使用CrytalDiskMark軟件測試了一下華為MateBook 13與聯想小新Air 13的硬盤速度。
兩款筆記本都采用了NVMe SSD,華為連續讀取速度要比聯想快上300MB/s,不過兩者連續讀取速度都在2.6-3GB/s左右,都是頂級NVMe SSD的表現,要比普通SATA SSD速度高出5倍。
——溫度對比
說起溫度就不得不說說一說兩款筆記本的風扇設計,首先是華為Matebook 13:
可以從機智貓的拆解圖片中看到,華為Matebook 13采用的是雙風扇設計,轉速達到了驚人的8000rpm,華為將其命名為“鯊魚鰭2.0”,CPU與MX150位于主板兩側,兩條熱管分別導熱,均熱板也覆蓋了包括內存、供電模塊等部位,這樣做的好處是兩大發熱源的熱量不堆疊,利于快速排出。
而聯想小新Air 13則中規中矩地采用了單風扇設計:
聯想小新Air 13的散熱系統由兩條熱管和一個5cm的渦輪風扇以及對應的散熱片組成。
憑借著雙風扇系統,華為Matebook 13的散熱效率非常出色,盡管其搭載的i7-8565U比筆者手中的聯想小新Air 13搭載的i5-8265U性能更強,但在拷機時華為的溫度一直與聯想保持在同一水平,都在60-70度左右,沒有明顯差距,而兩款筆記本的C面溫度也都在31度左右,同樣非常接近。
——文件傳輸體驗
文件傳輸的便捷度是影響筆記本實用性的衡量標準之一,以往它是否方便只由筆記本的接口多寡來決定,但是在華為Matebook 13身上出現了一些變化。
同之前在華為Mate 20發布會上預告的一樣,華為MateBook 13支持HUAWEI Share 3.0一碰傳功能,傳輸速度可達30MB/s,只需要輕輕觸碰,Mate 20系列手機就可以2分鐘時間內向筆記本傳輸多達1000張照片,此外Share 3.0功能還支持手機傳PC文字識別,以及PC傳手機(僅限圖片)等諸多實用功能。不過該功能只支持具備NFC功能且更新了 EMUI 9的華為手機。
創新設計的HUAWEI Share 3.0功能不僅可以吸引數以千萬計的華為手機用戶,也部分緩解了華為Matebook 13接口不足的困擾,更重要的是無線化上的功能體驗上也無可挑剔。
而聯想小新Air 13憑借著更多機身接口,在文件傳輸上的體驗也很出色,不過其依然延續了傳統的數據線傳輸設計,并無任何驚喜。
——指紋對比
同窄邊框一樣,指紋是近年逐漸流行的筆記本標配功能之一,華為與聯想自然也沒有缺席,華為Matebook 13與聯想小新Air 13都搭載了指紋識別功能,但具體上又略有不同。
華為Matebook 13搭載了一顆電源指紋二合一按鍵,堪稱黑科技,具體來說,這顆指紋式電源鍵只需點按一次,電腦就可以完成開機+指紋識別進入桌面的工作,不用像市面上其他大部分筆記本那樣,開機按一次電源鍵,進入桌面再按一次指紋鍵。
而聯想小新Air 13的指紋按鍵設計則是典型的“大部分筆記本”,其電源鍵位于C面右上角,而指紋鍵位于C面右下角掌托處,如前所述,開機操作必須分兩次進行,相較于華為Matebook 13的電源指紋建更加繁瑣。
六、總結:新時代vs舊傳統 華為Matebook 13更加優秀
在撰寫這篇評測的過程中,有一句話總在筆者的指間縈繞不去,令人在意至極,最初其面目凌亂紛飛不可辨認,但是行文至此,筆者終于理清覆蓋其上的紛紛思緒。
這句話的真面目就是:“華為Matebook 13與聯想Air 13宛若兩個年代的筆記本產品”。
在使用華為Matebook 13時,無論是88%屏占比與3:2生產力屏幕,還是電源指紋二合一按鍵,抑或是HUAWEI Share 3.0一碰傳、鯊魚鰭2.0風扇、Type-C電源口/充電寶充電,你很容易注意到它身上的點點創新,讓你切身感受到自己正在使用一臺站在潮流之巔的產品。
但是聯想小新Air 13給人的感覺卻完全相反,符合潮流但中規中矩的外觀設計,傳統的16:9屏幕,無法通用的電源接口,分開的指紋識別等等,其身上很多地方都殘留著時代的印記。
不過總的來說,兩款筆記本產品都是相當出色的13英寸筆記本。
外觀方面,兩者都采用了一體式金屬機身設計,陽極氧化鋁工藝也帶來了非常好的質感與觀感,聯想更加輕薄,接口也更豐富;但華為的觸控板面積更大。
至于屏幕,華為的優勢非常明顯,窄至4mm的邊框,88%超高屏占比,參數上都要比聯想更加優秀;在屏幕色域亮度表現相近的情況下,2160x1440的2K級分辨率無疑比聯想的1080P受用;而且3:2比例加持的華為筆記本在日常工作中的生產力表現也比16:9屏幕出色。
而在性能上,兩者的配置幾乎相同,全新架構的i7-8565U/i5-8265U已經完全超越了上一代八代酷睿低壓處理器;不過在顯卡上兩者的表現卻出人意料,華為憑借著25W滿血MX150顯卡,跑分比同樣采用了MX150顯卡的聯想高出10-20%,平均游戲幀數也高出5幀左右。
至于價格,華為Matebook 13與聯想小新Air 13兩款筆記本均是4999元起步,但對比i7+8G+512G的頂配價格,配置稍高的華為Matebook 13反而比聯想小新Air 13低上200元,性價比非常出眾,而且考慮到華為在諸多體驗上的領先,華為Matebook 13的性價比無疑要比聯想小新Air 13更高一些,相信這一點各位讀者也沒有異議。
綜上所示,華為Matebook 13在多個方面的表現都要比聯想小新Air 13更加出色,華為Matebook 13無疑是最優秀的13英寸輕薄本產品。
-
聯想
+關注
關注
3文章
2619瀏覽量
62929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7瀏覽量
25301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XCVU13P板卡設計原理圖:509-基于XCVU13P的4路QSFP28光纖PCIeX16收發卡
![XCVU<b class='flag-5'>13</b>P板卡設計原理圖:509-基于XCVU<b class='flag-5'>13</b>P的4路QSFP28光纖PCIeX16收發卡](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C/00/wKgZomc9Qj-AI47nAABlRp1qzfA755.png)
聯想小新Pad Pro 12.7搭載天璣8300移動芯片
小米15和一加13正面對決!AI技術、超聲波指紋帶來體驗提升
![小米15和一加<b class='flag-5'>13</b>正面對決!AI技術、超聲波指紋帶來體驗提升](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B/95/wKgaomckmc6AZDbwAAJopYHUPjI145.png)
華為nova 13系列發布:全新動態臻彩屏與影像升級
聯想AI PC家族新成員亮相ChinaJoy 2024
繼電器13和14哪個是正負極
TPD13S523帶有限流負載開關的13通道ESD保護解決方案數據表
![TPD<b class='flag-5'>13</b>S523帶有限流負載開關的<b class='flag-5'>13</b>通道ESD保護解決方案數據表](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D9/4E/pIYBAF_1ac2Ac0EEAABDkS1IP1s689.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