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1500億年終獎?聽聽華為內部員工怎么看

2016年12月21日 09:16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何小桃 我要評論(0)

標簽:華為(251330)

“藍軍辦公室”稱,華為對于其雇傭的員工,屬于典型的過支付(Overpay),就是人才市場本來在可以一個月2萬薪酬雇傭的人才,華為硬要支付3萬或4萬給這個人。

“藍軍辦公室”的觀點顯然在華為內部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在《華為的薪酬究竟是高了還是低了?》的文章中,華為名為“華為首席御史”的員工反駁了“藍軍辦公室”的觀點。他認為:

一、華為人的高薪酬是華為人辛苦掙的,就該拿這么多,沒有overpay(過支付),而是給少了。

華為17萬人,創造了608億的收入;而愛立信的11萬人創造了294億的收入。

各自薪酬占收入的比重:

華為: 17*9.3/608 = 26%

愛立信:11.6281*8.1158/294 = 32%

這說明華為人靠著自己的艱苦奮斗,創造了比愛立信高得多的價值,而拿到了薪酬比例卻比愛立信低。

二、老員工不是公司高薪酬的罪魁禍首,老員工是華為快速發展到今天的保障,也會是華為將來支持公司度過危機穩定的基石。

最近對于華為老員工的各種傳言甚囂,根據與周邊的交流,確實給公司40甚至35歲以上的員工帶來了一些恐慌,也對年輕人造成了一絲隱隱不安。現在身邊40歲左右的員工不少,多多少少都在談論合同還續不續簽,45歲以后的出路問題。藍軍辦公室的這篇文章也在一定程度上劍指老員工,他們是華為相對收入高的群體。

公司20年來的快速發展,就是因為有這樣一批穩定的老員工付出和經驗積累。他們是穩定的技術和管理中堅力量,認同公司的奮斗文化,才使得華為的發展從量變,到質變,到今天成為業界的領導者。看看國內的中興,貝爾,他們被華為逐漸拉大差距,甚至到了虧損的地步,與華為大量挖掉其中堅力量有很大關系。

三:華為薪酬的固定成本不高,相對友商是低的。

華為的固定工資整體不到付出薪酬的1/3,友商可能達到2/3以上。如果華為出現收入衰減,完全可以不發或大量減少獎金分紅。這個時候公司可能會出現動蕩,該走的人就會走,公司收入減少本來也會裁員或裁業務的。如上所說,這個時候,還是老員工留下的會更多,他們會是公司重新崛起的中堅,即使收入大量減少了。

四:說華為人富有了,盲目自大還是有意為之,其實大多數華為人根本不富有。

華為人的收入,可能有30%是加班加出來的。不是說發了30%的加班工資,而是我們超長的工作時間,如果按8小時工作時間算,我們的時間收入可能要減少30%。這就是華為人富有了的性價比。這兩個30%減下來,再考慮醫療教育養老,你還敢說有錢嗎?

同時,“華為首席御史”給出了7條建議:穩定老員工,激活老員工是公司長治久安的保障;對于高收入的員工,減少物質激勵,增加精神激勵;停止華為的職級通脹,恢復絕大多數人2-3年才能升一級的方式,越往高走,要求時間應該越長;13-15級的員工與友商看齊,略高10-20%,以工資為主,獎金為2-4個月工資;減少所謂明白人和高端招聘;留棉襖過冬,應該多留現金過冬;主動降低華為的增長預期和目標。

由此,可以看出,華為內部,最近確實正在分析和討論華為員工薪水過高的問題。但對于高層降薪傳聞,華為手機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記者稱,高層降薪的傳聞與事實情況不符,華為消費者業務部并未收到任何降薪的消息。

而前幾天的1500億元年終獎傳聞,其實,早在今年5月,就有一份幾乎一模一樣的文章出現。媒體援引華為的技術人員的說法,這應該是一則謠言。

上一頁12全文